「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8月24日,尤溪洋益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在福建省尤溪县城南园的新建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可实现部分投产。
尤溪洋益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尤溪县新阳镇龙益村,创办于年。34年来,洋益公司苦练内功,不断升级产业链。年产各类坯布万米、PU革基布万米、气流纺纱吨,年总产值达1.8亿元。
尤溪洋益公司工人在纺纱车间工作(陈金华摄)
洋益公司前身为尤溪县纺织服装总厂,创办于年,是尤溪县首家纺织服装企业。年,创办了染整厂。年,尤溪县纺织服装总厂调整产品结构,新增了纺纱项目,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的产业链条。年,服装厂改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福建省尤溪洋益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并创办尤溪广益染整有限公司。
鼎盛时期,洋益公司的用电量占据全镇的一半。但在年农村电网“两改”前,尤溪县农村电网年久失修,设备严重老化,供电质量差,电动机转不起来。“为了应对电压不稳的情况,洋益公司只能让一半的设备通电运转,并买了2台千瓦柴油发电机备用。”洋益公司董事长林传添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感慨万千。
年-年,尤溪县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通过农网改造,洋益公司所在的新阳镇35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由千伏安更换为千伏安。年,新阳镇供电所成立。年,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继续投入余万元,对农网进行改造,全面解决原农网卡脖子、过负荷问题,改善农村电网安全状况。
同时,多年来,洋益公司实施技改,实现突围升级。年,投入多万元对染整厂房进行提升改造;年,投入多万元,将传统的手烧炉改为半自动循环流化床锅炉,又投入多万元,新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该公司先后投入多万元对原有厂房、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年,为了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洋益公司创办尤溪永益工贸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革基布专用纱、纯沾胶以及涤棉混纺纱,可年产气流纺2万绽。作为新上项目,该公司相继添置了清花机、气流纺机等数字化设备。
“我们织布车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会影响用电设备的运行。每年,当地新阳镇供电所多次上门,帮我们检查用电设备,督促我们清除粉尘,消除用电安全隐患。我们用电设备出现故障,也是第一时间上门帮我们解决。”林传添清晰地记得,年春节期间,洋益公司染整厂的高压计量设备烧毁,导致停电。春节后正是该公司的生产旺季,同时厂里的污水处理池需要用电对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为了不耽误企业生产,新阳镇供电所立即帮助协调,及时调来一台高压计量设备进行更换,很快就恢复了供电。
在生产过程中,洋益公司最怕遭遇突然断电,这会给起毛机、染缸等设备造成极大损耗;一旦停电,染布在染缸里浸泡过久将变成次品,难以销售。“年之后,随着电网不断升级改造,供电质量大大提升,很少出现停电现象。即使停电,电力部门也能很快找到故障点并第一时间恢复供电。如果是计划停电,也会提前通知。所以我们再也不怕停电了。”林传添说,新进设备有了供电保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公司加大投入研发新产品,生产的“大帽山牌”革基布连年被评为福建名牌产品,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
用电量是经济的“晴雨表”。据统计,年,洋益公司全年用电量约为90万千瓦时,而年,全年用电量达到了万千瓦时。20年间,洋溢公司用电量增长了近10倍,并从产业链条单一发展为全产业链的现代纺织企业。
“我们企业能够坚持30多年,除了靠自身的经营之外,还有靠供电部门的‘加持’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长期以来的扶持、帮助。”林传添感慨地说道,“多年来,肖振标、林发游、王子添、蒋荣生、黄家钰,这些新阳镇供电所一任又一任所长不断接力,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电力服务,让我特别感动。”
洋益公司内有迎合市场发展变化的经营策略,外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因此历经34年仍“老当益壮”。下一步,林传添计划乘着东风,研发高端产品,增加服装面料产业链条,升级原有的革基布产业链,为新一轮发展蓄足动能。(记者黄长秋通讯员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