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这几座老厂房华丽转身,变身网红打卡点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dongtai/zhongkexinwen/102559.html

对于宝鸡这座有着悠久工业底蕴的城市来说,老厂区、旧厂房记录了我市工业发展的历程,也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伴随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批完成使命的工业遗址“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华丽转身——

原申新纱厂

82年前,从武汉西迁宝鸡的民族工业企业申新纱厂在长乐塬下的24孔窑洞中加紧生产,揭开了我市近代工业的序幕。这里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曾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从年起,沉寂多年的申新纱厂工业遗址迎来了新的机遇,经过修缮,原来的申新纱厂褪去斑斑锈迹,园区绿化亮化一新,建成长乐塬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市区北坡下的一道秀美风景。其中,窑洞车间、办公大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点和风貌,“退役”多年的纺纱机、织布机陈列展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教材。近年来,宝鸡申新纱厂旧址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工业遗产、全省首批文化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半个多世纪工业化进程的大浪淘沙,一些企业及其产品逐渐退出时代舞台。一度,这些工业遗址被当作“历史的包袱”荒废或拆除,消失在城市的记忆中。随着人们对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重新认识和塑造,如何让工业遗址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工业遗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技术价值和文化烙印,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创业史和工业化进程,是更为特殊的文化资源。那些焕发生机的工业遗址,传承了宝鸡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基因。

这座废弃工厂逐渐蜕变成一个集文化、艺术、时尚于一体的产业园,在这里,80%以上的旧办公楼、厂房、仓库得到保留和改造,使怀旧工业风与文化艺术巧妙结合,赋予了水泥工厂新的生命。园区将定期举办音乐节、读书会等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嫁接,提升游客的体验。

依托工业遗存无法复制的社会价值,开发文化、旅游、展会、餐饮等第三产业,让人们在独特的审美体验中感受工业之美,是我市工业遗址开发保护的主要做法。“工业遗址不能简单地‘圈地’保护,而要让它产生新的价值。

在航天六院申遗的同时,凤县已经着手整合旅游资源,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凤县凤州镇航天文化遗址,计划建设航天科技馆、航天研学培训基地、航天养生基地、航天主题民宿等,努力将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产业园区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同时,利用仍在运行的“秦岭小慢车”,把西北地区工合运动发祥地、宝成铁路文化体验地和航天精神串联融合,形成县域工业旅游大格局。

工业遗址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更是无法复制的珍贵资源。在城市转型升级中,要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赋予工业遗址新的功能,使它不仅能“活”下来,更能“活”得好,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

与其他文化产业不同的是,工业遗址大都设施陈旧,历史遗留问题多,开发和保护的难度更大。对它们的保护利用,将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活力,促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科技创新力量的加速集聚,让产业更加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9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