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记者林晗图片由福州市人社局、记者张人峰提供
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名农民工从近3亿名农民工中脱颖而出,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福州有8名农民工获此殊荣。
连日来,记者走近福州获评的8名农民工,揭开他们成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的秘密……
禄刚(搬运工)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就业带头人
年,得益于“福定”劳务协作,来自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禄刚来到福州,成为福建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装卸工。装货、卸货、配载,成为他每天工作的日常。
在工作岗位上,禄刚发扬定西人的苦干精神,积极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种装卸技能培训,认真研究装卸技巧,从一名毫无经验的“菜鸟”,成长为公司装卸班的小组长。
如今,禄刚的薪酬已由入职时的每月元增至月均元。来榕务工几年后,通过劳动收入,禄刚一家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住房有了保障,孩子的学费和妻子的医药费得以解决,一家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吃苦耐劳的禄刚还是一个热心肠。通过就业扶贫走上致富路的他,不忘身边尚未脱贫的老乡。3年多时间,在他的带动或介绍下,十多名定西渭源的群众在福州实现了就业脱贫。
汪小毛(细纱教练)
纺纱行业里的大工匠
作为福建经纬集团的细纱教练,来自湖南的汪小毛是名专家型农民工。她是国家纺纱工高级考评员、福建省纺织服装工匠,也是福州市“三八红旗手”、国家纺纱工高级考评员。
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从细纱挡车工、落纱组长、轮班长,干到细纱教练。多次参与国家纺纱职业技能标准评审工作以及新型纺纱技术应用和产品推广,为我国的新型纺纱技术提升作出突出贡献。她积极做好车间“传帮带”的培训教练工作。20年来,共培养出60多名操作能手,培训新工多名。她创建的技能创新工作室共培养出数十名福建省高级工和高级技工。她带出来的徒弟更是在年至年福建省、福州市技能大赛中多次捧回了个人一、二等奖和团队一等奖等好成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班华彬(叉车教练)
放弃回乡守护同事健康
班华彬是河南省上蔡县班闫村人,于年3月进入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以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
工厂在年扩大生产规模,由于他的工作表现出色,被上级主管选出来担任领班一职。自从担任领班起,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始终保持着模范带头作用。
去年春节,他本已买好车票要回乡与家里人团聚,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他放弃了回家过年的计划,并积极投身公司疫情防控工作。为有效应对疫情,他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最细,默默地守护着同事的安全。
公司复工后,他协助其他员工办理返厂手续。员工抵达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