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年度管理会计论坛——管理会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线上召开。元年科技常务副总裁郝宇晓在“创新开放:管理会计与转型升级”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对于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看法,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和技术演进角度梳理了管理会计的新变化。
回顾百年历程,管理会计从一开始的简单成本核算发展到如今强调价值创造的综合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留下了诸如数据不通、系统割裂等问题。进入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又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也迎来了新空间、新机遇。管理会计不变的核心仍然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推动并且逐步引领企业的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但随着企业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变革引发的决策机制、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领域的变革,管理会计也在数据技术驱动下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管理会计的百年演进
年珍妮纺纱机问世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一些简单的成本分摊计算方法开始产生,形成管理会计的萌芽。该阶段管理会计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公司的成本核算需要。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泰罗科学管理思想成为主流。企业管理强调不断地提髙生产和工作效率,同时尽量减少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同时期,杜邦公司创建并使用“杜邦分析体系”,开创了财务分析的先河;哈里森提出标准成本的理论,成本会计人员开始建立生产领域的“标准成本”,并经常把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严格地实施“差异分析”。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在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中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
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异常活跃,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各树一帜,建立了许多管理理论学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管理学界出现一种寻求管理理论的统一或集中的趋势,力求建立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期间,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结构框架,强调效益的追求。
年,哈默发表《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提出流程再造理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和战略性的企业价值创造。21世纪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也日益迅速。此前,由于历史条件等种种原因,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以介绍国外理论方法居多,结合我国实务需要的创新不够。
年起,我国财政部陆续发布《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工具相关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系列”,至今已有34项。《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彰显中国管理会计的先进性和技术引领性。自此,管理会计在中国第一次有了官方的、全面的一幅知识地图。
图1管理会计知识地图
在管理会计的百年历程中,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从系统建设到管理应用、从应用体验到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的创新的实践。同时,尽管历经百年发展,现阶段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依然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和挑战:一是数据不通,传统烟囱式IT建设的弊端尚未消除,主数据、参考数据以及数据标准不统一;二是系统割裂,业财资税流程存在断点,仍存在大量线下沟通与操作的活动节点,业财融合也没有实现,而且管理会计体系内部,预算、成本、绩效、管报之间体系也还存在局部割裂的现象;三是需求散发,系统功能基于零散的业务需求开发,存在冗余模块、缺乏体系化设计;四是体验欠佳,管理决策层难以实时、自由获取所需数据,操作执行层操作界面缺乏UI设计。
如今,随着数字化从C端向企业内部B端的演进以及企业内部新技术的应用,管理会计又遇到了新挑战、新问题,也迎来了新空间、新机遇。
二、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不变与变
(一)本质及终极目的不变
管理会计工作的本质和终极目的,仍然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推动并且逐步引领企业的价值创造。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战略,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支持管理者的管理决策以及应用于对业务的赋能——这一点不会随着企业决策机制、商业模式、技术手段、组织架构、数据应用等领域的变革发生改变。
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不变出发,管理会计在活动领域和实践活动本身也基本没有变化,活动领域仍以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和战略管理为主,实践活动仍然以规划、控制、决策、评价为主。
图2管理会计的本质及终极目的不变
(二)外部变化与内部迭代
管理会计的本质及终极目的虽然未发生变化,但企业管理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引起管理会计在数字化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1.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
政策与管制方面: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宏观经济下行,企业一方面面临“降本增效”的巨大压力和供应链短缺风险,另一方面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俄乌冲突和中美关系紧张,进一步冲击全球供应链,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使企业原材料供给风险和外汇风险上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来临和数字化转型政策密集出台,指导及推进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否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影响企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
经济与行业方面: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新时期财务管理的全景框架和各项财务管理功能的细节标准,也为财务管理应用数字化技术指明了方向;产业数字化规模巨大,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在现阶段腾飞基础上未来仍大有可期;此外,数字化有效化解供需市场波动,成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利器。
消费者习惯方面:新冠疫情带来无接触式场景,消费行为向线上转移,个性化需求、沉浸式体验需求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促使数字化浪潮沁润衣食住行,。
技术应用方面:端边云网智等新IT发展,深化实体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在数据驱动下客户洞察力和体验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数据中台、数据赋能、数据驱动等等一系列的以大致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演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无限可能。
2.企业内部的快速迭代
以商业模式的变化为基础,以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变化为核心,以作业的变化和数字的赋能为体现,形成了一系列我们在企业端看到的管理会计应用的新的变化和新的空间。除了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业务调整,商业模式的变化颠覆我们内部运营机制的调整,也直接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了新的影响,使管理者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更强的不确定焦虑和更迫切的成功愿景。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的新需求和新应用也随之产生。特别是当企业融合线上线下,需要兼顾个性化的需求和大规模的生产时,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空间。例如,现有业务的数字化,需要配合搭建新的商业模式,从做产品、做服务到做平台、做链接,最终实现扩大企业生态圈或开拓新业务,这一全过程都需要管理会计作为支持,而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使管理会计对外部响应的积极提速成为可能,数据、链接、智能成为管理会计的关键词。(如图3)
图3企业内部管理的快速迭代
三、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新趋势
在对企业充分采访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在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八大趋势:
趋势一服务对象的逐步下沉
在企业越来越扁平化的趋势下,在那些重要的决策越来越由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的情况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服务对象从企业的少数高层领导变成了企业内部所有有需求的全部的职能人员。无论是经营分析的管理者,还是负责产销协同的协调者,亦或是面对客户、需要做客户数据分析的营销活动决策者,都需要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来给他提供支持。
数据分析与使用,逐步渗透至基层人员:内部运营人员根据经营数据分析收支利,及时发现经营异常或风险。生产采购人员通过合同订单、销量预测,调节产能、储备物料;销售人员使用内外部数据分析影响销量、价格的因素并预测未来趋势。
服务对象的逐步下沉要求管理会计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不同的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能应对具体的应用场景的变化。
趋势二工具应用的频率加速
当不确定性成为惟一的确定,企业愈加快速的决策需求使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频率越来越快。以预算为例,过去的预算按月滚动就可以,但是以不少企业的经验来看,他们在预算管理希望能够分解到周,细化到天。像海尔集团这种大型集团公司,他们能够看到整个公司6万种产品,包括每种产品从全年到今天、从当月到今天的相关损益和现金流。
随着业务场景深入,工作频率的提升、管理工具的随需而用以及对决策支撑的近乎实时,对数据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算力、算法和数据来支持新的管理需求。
趋势三时间轴方向上的变迁
过去管理会计无论是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还是管理报告,大部分时间只能充分运用已有的数据,面对管理场景的事后分析是工作的重心。但是现在管理会计的应用越来越从事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