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数字贸易时代跨境产业链迎来新一

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来源:南早网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是否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今年上半年,这一话题一直是公众和媒体   通过分析年至年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服装、消费电子等重点行业的上下游产品出口情况,报告指出,虽然目前越南产业链与国内跨境产业链竞争关系与互补关系并存,但难以取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数字贸易时代我国跨境产业链正在迎来新比较优势建立的重要机遇期。

(国际站重点出口品跨境产业链搭建)

  东盟国家跨境电商市场需求增长强劲,中间品、原材料占比超8成

  报告发现,阿里国际站对东南亚国家服装、消费电子上下游产品出口曾在多个时期发生明显分化。例如,年Q2季度到年Q1季度,国际站对东南亚服装下游出口出现明显分化,服装中间品出口快于成品。消费电子产品更是早在年,就已出现近似情况。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阿里跨境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澄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站平台对东南亚国家服装、消费电子上下游产品出口的增速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国家产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即中间品与原材料日益成为自华进口的重要产品。结合中国海关一般贸易数据,年我国对东盟十国出口纺织品.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远超对美国4%的同比增速;其中纺织织物、纱线为代表的服装中间品和原材料,占比超过8成。

(国际站服装行业下游(中间品-成品)环比增速差)

(国际站服装行业下游(原材料-成品)环比增速差)

  报告数据同时显示,年-年国际站向主要国家出口的平均增速均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其中,向美国、韩国出口的平均增速超过平台整体增速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是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市场。但纵向对比近年来国际站对各国出口增速可以发现,对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增速在大幅提升,其中年国际站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速提高了42%,对印度提高了32%,对菲律宾提高了30%。东盟国家成为近年来国际站出口表现最为抢眼的高增长市场。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难被取代,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出口仍以产成品为主

  据社科院世经所的研究显示,越南产业中,53%与国内产业形成一般性生产地转移等竞争关系,42%与国内形成跨境价值链贸易等互补关系。但从中国产业全口径看,中国对越南仍具有压倒性的产业优势。

  “从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我国服装行业具有占全球超7成的原材料产地优势,拥有国际领先的纺纱、织布、印染自主技术装备优势,以及基于完整链路体系的柔性供应与小单快返生产能力。”欧阳澄表示,加上消费电子行业可实现的“1小时零部件配套圈”能力等,均使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难以取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

(纺织服装跨境产业链及比较优势示意图)

  尤其值得   数字贸易时代,跨境产业链迎来建立新比较优势的重要机遇期

  此次报告还借助海关统计数据,将国际站跨境电商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年Q1到年Q2,海关一般贸易中的服装原材料出口平均增速(42.2%),大于服装成品出口的平均增速(10.4%),两者出口的平均增速差为31.8%,存在分化走势。

  同期,国际站的服装原材料出口平均增速(45.2%)与海关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接近,但服装成品出口增速(22.8%)明显快于海关一般贸易出口增速,两者的增速差(22.4%)小于海关数据的一般贸易出口水平。消费电子行业的对比情况,则更加突出。

(国际站服装上下游出口增速与国内海关同品类出口增速对比)

  可见,对于服装和消费电子类产业,通过国际站等跨境电商线上出口的产业链分化程度,弱于一般贸易以线下为主要出口形式的产业分化程度。此外,报告研究发现,以国际站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户缓解因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和价格上升而带来的冲击。

  “从实践看,以阿里国际站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帮助中国外贸企业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从而建立起我国在数字时代跨境贸易的新比较优势。”欧阳澄认为,全球贸易数字化的转型趋势,为中国跨境产业链新比较优势的建立提供了土壤和契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先行实践和能力储备,将为我国更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加快全球化布局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以国际站为例,今年从营销平台向服务平台转型,正在构建的全流程一站式数字化外贸服务体系,将外贸出海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仅在物流方面,今年3月推出的物流子品牌Alibaba.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4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