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辊、胶圈质量是决定纺纱多工序棉条、棉纱质量的关键,它不仅影响棉纱的内在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纺纱过程的速度和产量。
集聚纺用胶辊特性及纺纱中的主要问题
1
集聚纺选用胶辊的特性
集聚纺胶辊由于纺纱动程较小,仅有4mm,使胶辊易在纺纱过程中产生凹槽,且对成纱质量影响较大,而对胶辊直径一致性要求较严格,不仅增加了胶辊、胶圈的管理,而且增大维修工作量。
集聚纺牵伸上罗拉中胶辊选用铝衬管表面不处理胶辊,胶辊表面粗糙度较常规增大,且表面粗糙度不匀率要求显著提高。经过集聚的光洁纱纤维的动摩擦系数大,胶辊表面粗糙度增大更有利于对纱线握持、利于条干。光洁纱上更易显露纱线粗、细节瑕疵,胶辊表面粗糙度的不匀率是影响纱线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表面粗糙度均匀率提高,是胶辊制作的难点之一。
选用铝衬管表面不处理胶辊,是因其胶料的综合分散度高、小套差和微套差而内应力小,有利于表面粗糙度均匀率提高。
集聚纺牵伸上罗拉部件中,轴承外圈外径精度要求更高,使得外圈与胶辊套差趋于一致,利于进一步减小压套时产生的内应力,表面粗糙度均匀率提高,利于控制压套后外圈内孔的收缩率。
2
选用不同胶辊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1)不同硬度胶辊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见表1)
选用相同直径、不同硬度的胶辊,经过长期的大量数据统计得到以上结果,实践表明胶辊硬度小,则胶辊的握持力增大,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2)不同直径胶辊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直径大的胶辊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主要原因是直径大的胶辊握持时接触面积大;此外,浮游区缩短也有利于改善纺纱质量。
3)不同制造厂胶辊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见表3)
实践证明,国产胶辊质量已经能够满足纺纱质量要求,可以替代进口产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使用胶辊须注意的技术问题
1)精磨后胶辊表面粗糙度Ra值应控制在0.4μm~0.5μm,过小时则过于光滑,与纤维的摩擦系数过小而滑脱,减弱对纤维的握持控制,恶化成纱条干;过大时则摩擦系数增大,增加了对纤维的摩擦损伤,增加了成纱毛羽和短绒。
2)胶辊的精磨削量应控制在0.2mm,过大使胶辊使用寿命减少,过小使胶辊表面硬结、凹槽等不易磨去,影响纺纱质量。
3)磨砺后的胶辊经过清洗,应放置在胶辊专用托盘上并加盖布,放置一定时间(4h~12h)后送至车间使用;否则,胶辊易受力变形、粘附灰尘污垢,都会影响正常使用。
胶辊胶圈的应用技术要点
1
新、旧搭配使用
同时更换上、下胶圈时,容易出现胶圈上吊、质量波动较大等问题。应采取上、下胶圈新、旧搭配使用的方法,上圈半年换一次,下圈一年换一次。牵引、牵伸胶辊配套使用,立达集聚纺的牵伸、牵引胶辊的磨削量倍数是1∶1,绪森的集聚纺牵伸、牵引胶辊的磨削量倍数是1∶1.。
2
缩短调换周期
为适应产品质量的要求,集聚纺胶辊的磨砺周期缩短为45d,磨削量每次0.2mm左右;根据产品及质量要求的不同,适当调整磨砺周期,若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回磨周期更短,有的甚至为25d。
3
及时清洗
集聚纺胶辊的清洗要求更加严格,牵伸、牵引胶辊为18d左右,应根据质量和产品不同调整周期。
通过开发集聚纺产品,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胶辊、胶圈应用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加大对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的探讨,大胆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产品的开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为"纺织器材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经典文章1.《纺织器材》电子书架阅享生活、共享技术!2.欢迎订阅年《纺织器材》科技期刊!3.《影响集聚纺纱线质量的常见因素》4.《如何优化纱线条干?》5.《胶辊胶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6.《差别化纤维梳棉机开冷车典型问题及控制措施》7.《原棉性能与梳棉工艺对成纱棉结的影响及分析》8.《梳理机停久了怎么办?点这里!》9.《细纱机停车后开车断头多的原因》10.《控制管纱质量的六大措施》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