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月云杨美霞陈改玲杨春莲王巧凤朱荣霞陈改风
企业都以效益为核心,提质降本,节支增效是每个企业必抓的一项工作,也是企业首要繁琐细致的工作,公司要建立长效机制,力行节约挖潜,并以产量、用电、用棉、机物料为突破口,制定每月的计划,月底根据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与工资绩效挂钩,以激励考核措施落实的各部门。现将节能降耗的创新管理法与大家探讨:
1产量方面
产量是各项指标核算的基础,没有产量一切都无从谈起。在提高产量方面采取以下措施,做到“向效率要产量,向产量要效益”,使生产效率和设备运转率达到98%和99%,每月比计划超产3%,这对降本增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1产量目标量化分解
首先制订全年产量目标,对全年产量目标进行详细分解,每月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并层层分解成日计划、分支计划、班组和个人机台计划,且每天将三班实际产量进行统计分析超欠产情况,针对异常及时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同时采取了工资核算直接与产量挂钩的激励措施。
1.优化生产布局
(1)生产紧跟市场动态,随时与营销协调,做好产品定位,向中高档调整,根据生产品种销量、库存,本着利益最大化做好品种的衔接,多个预算方案,调整品种降低库存。
()在生产品种的改纺安排上,棉纱自原料到自络成纱工序多流程长的性质给改纺带来一定的难度。改纺期间打破常规组织改纺,前后工艺、车位的配套。结合工艺车速、定量参数的配套预算后,再安排改纺生产,根据改纺品种和车位供应,提前安排前纺加班储备存量,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协调、安排工作,努力做到新上品种适销对路,少改纺无库存,合理调度无堵脱,原料接批不了机,达到各车间供需正常,高效生产。
(3)对于月度盘存,细纱主机不停车,以增加产量,减少细纱停台率。
(4)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先进设备性能,结合品种和产品质量,根据原料及配棉要求,对工艺进行优化,优选偏大的重量和适当提高调整细纱锭速。
1.3科学调度均衡生产
⑴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控制,以预防为主,做好现场预测,深入生产一线,全面发挥调度的安排组织协调作用,做到服务加管理同步,积极主动沟通,解决疑难问题,把一些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⑵加强中夜班设备故障管理,针对细纱主机和主要工序,及时安排保全人员加班维修。⑶加大设备维修力度,利用停车避峰期间进行维修保养,集中保全技术力量加班平揩车。
1.4周密安排部署
节假日就提前做好停开车安排,短期放假时安排转车,春节时细纱需抬摇架,春节后车间温度低,空调提前4小时开启,保全提前4小时来将细纱空车开起预热。开车时细后车间全部人员到齐,设备部扫车人员、职能人员均到车间,进行分组协助开车。
物耗方面
原棉在棉纱成本中约占60%~70%(视品种而议),要使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果,首先保证原料的经济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原料的可纺性能,其次,要在保证成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地降低原料消耗,用便宜的原料生产出高质的产品。
.1精益生产降用棉
一是合理配棉。在质量与成本关系里,本着“质量第一”,但不是“质量惟一”的原则,结合当前原料进行合理配棉,用尽可能便宜的原料成本生产出质量能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二是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结合历史统计资料,回花量、再用棉、超欠杂折公定、各工序制成率、累计制成率、落棉等进行统一试验、测算后制定消耗指标,这样能更好的控制用棉,降低成本;三是制定合理的落棉标准。由于本年度部分原棉水杂超标严重,导致消耗增大,重点对清梳、精梳落棉进行多次调整标准,达到即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将用棉消耗控制到最低;四是减少回花产出量,提高产品制成率。制定完善了[各工序回花产出量标准],并将指标分解到各工序落实到人。
.成本预算目标管理
(1)参照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最好水平,根据市场价位变化,建立了成本目标管理体系。每个品种均从原料、动力、用工、制造费用构成的单位成本等一系列成本目标管理体系。用准确地数据指导生产和经营,注重业务沟通并规范逐步引领管理人员依据成本预算、生产计划进行运行分析控制成本。
()将能物耗再细化到各工序的消耗。例如制成率、滤尘率、落棉率、回花下脚率、各类辅料和机物料的消耗率等,逐项列入成本核算管理中。
(3)月结单位成本核算时,根据各生产品种实际使用和消耗进行核算其它按产量、机台比例分摊计入单位成本。
(4)以车间为单位独立核算成本费用。
(5)逐项列入成本核算中,强化了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和控制能力,杜绝了“大记成本、小忽略、重生产”的行为。
.3细化消耗的过程控制
每周盘存一次提前预测,进行纵横分析,月与月纵横对比梳棉滤尘率、精梳落棉率,风箱花率,详细分析,逐项排查,找出症结,分析物耗差异原因,每月两次对精落进行测试,针对超标的逐台调控,杜绝了落白或可纺纤维的混入,将各品种的消耗控制在预算之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回花本支或降级回用。
3能物耗方面
3.1制定能物耗指标
对能物耗主要消耗指标修订、分解、量化和有效实施,在制订分解计划目标时,结合历史数据和实际将能耗分为前纺车间、细后车间、基本和辅助用电;并分工序、车间、辅助、照明等,再通过纵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用电差异,每天下达班计划,在现场调度根据供需量调整开关时间,做到了“用满谷段,少用平段,”通过合理避峰和精细管理平均电价0.63元/度,与平价的0.元比降低0.元,年可节约电费余万元。
3.做到主辅机配套
安排各支数主辅机车位配套合理,有效的衔接各工序的开关车秩序和时间。下达班计划时,针对单机、联机、精梳工序等,减少辅机开车时间;时刻掌握各附房、辅机的开关情况。加强班中督导力度,不定时检查生产中的人为空锭、各工序辅机关机是否及时,梳棉开车按照逐台开车顺序进行开车,拉开负荷距离。
4创新开展多样化活动
4.1精细管理降本增效
(1)严格控制机配件、物料、电耗、跑、冒、滴、漏等现象,把企业管理和内部管理执行到位,督导员工降低生产消耗,一线职工最能发现问题,车间开展好点子,好办法活动,管理人员互相切磋管理经验,使好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
()倒逼成本,发挥群策群力,在班中给职工宣传灌输节约的思想,抓好节电、节料、节水环节,做到“人人肩上扛指标”,每月完成情况直接与工资挂钩,并做到当月兑现,这样直接加强了全员的责任心,使各种显性和隐形浪费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真正将节约一束棉、一度电,一根纱、一颗螺丝钉落到实处,为降本增效起到决定作用。
(3)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统筹工作,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做好生产运行的调度,严格按公司制度、内部制度和综合管理等开展工作,逐步做到督查、落实到位,全面提高执行力,真正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
更多技术文章·技术丨降低空压机能耗的一种新模式探讨·技术丨皮带存储小常识·技术丨纺织企业节能管理浅谈·技术丨合理设定变频曲线提高细纱产能·技术丨氨纶包芯纱胶辊的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