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转杯纺纱断头的几项措施

正文:

通过长期观察分析,转杯纺断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纱前断头,多发生在转杯内纱条剥离点处,常见的有细尾断头,杂质断头,粗节断头。其断头主要由纤维在凝聚并合过程中的成纱强力弱环引起。另一种是成纱后断头,主要是由于卷绕张力过大或胶辊沟槽卡断纱线。转杯纺断头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如下。

(1)原料因素。为方便生产,我公司转杯纺8tex采用与转杯纺59tex相同的配棉,原料含杂大,短绒高,成纱断头高。为降低断头,优化配棉,将配棉使用比例细绒棉破籽由60%调整为54.5%,细绒棉精落棉由3.7%调整为3.4%,增加长绒棉破籽15.6%,去掉回用四类,回花由6.3%增加为6.7%.配棉调整后,纱线强力由65cN增加为76cN,千锭时断头由根降低为16根。

()温湿度因素。由于转杯纺车间较大,温湿度控制不合理,温度低,湿度小。采取单独分出一个车间,并增加加湿器增湿,同时对前纺各工序加湿,提高转杯纺纱回潮率(由6.5%提高至7.5%),并保持车间相对湿度稳定,明显改善了转杯纺断头,千锭时断头由根降低至13根。

(3)设备因素。在清棉工艺流程中配置微除尘机,并适当增加除尘分量;对清棉混开棉机适当提速,增加落棉量,提高除杂效率;梳棉工序及时更换受损针布,尽可能多的排除杂质。通过以上措施后,棉卷含杂由5.0%降低到4.0%,千锭时断头由13根低到11根。

(4)操作因素。加大各工序捉疵力度,及时剔除棉条中的规律性疵点,同时加大清洁力度,减少飞花附入。制定转杯清洁周期,保证转杯内无积尘,纺纱器各补风口及各通道保持畅通。通过采取以上系列措施,明显改善了转杯纺8tex的断头水平,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点击以下链接直接查看经典文章

《锦坤盈纺纱技术团队,助力纺厂品质半年达5%水平》

《皮辊绕花的解决思路》

《可怜的中国纺织人才,注定消亡的中国纺织业》《十佳纱线榜(锦坤盈01年1月发布)》《佛山地区棉纱、针织布市场调研报告01年1月16~5日(锦坤盈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