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卓尔人29并条工李凤百次试验提升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06/4349554.html

系列报道之二十九

并条是纺纱的重要工序,对纺纱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棉条只有在历经并条工序的“千锤百炼”后,才能被锻造成为丝丝品质精良的棉纱。

李凤是一名并条工人,她勤思考、善总结,练就了“温湿度”秒判技能;她爱钻研、勤实验,为解决生产线上新一代产品带来的停机难题,尝试了百余种方法终于成功破解,为并条车间增产增效。

十多年的经验,使李凤成为棉纺高手。棉条在她手中翻转、并合,那可真的十分服帖,20多秒她就能完成包括劈条、撕条尾、撕条头、搭条头、包卷等令人眼花缭乱的连串动作,棉条包接完成。

李凤麻利地拖动着棉条筒,灵活地在车间里穿梭。她的巡回路线很有特色,不是直线而是“凹字形”。“别人都说并条工是笨重活,没什么技术,其实这里面学问深着呢!”一个并条工人要同时看管4台机器,采用“凹字形”巡回路线更易于观察机器生产情况,及时更换棉条就能减少停机频率,另外还能节约出做清洁的时间。

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也让李凤成为了车间的“温湿度感应器”。工作中,她发现车间的温湿度等参数对开机影响较大,就有心地将开机时的车间温湿度记下,并对比分析,渐渐的,李凤能够准确感知车间温湿度,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工友们做过实验,李凤的判断误差不超过1摄氏度。

年,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李凤遇到了难题。这一年,卓尔玉龙纺织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为开拓市场,厂里根据市场需求,开始将产品由棉纱改为腈棉混纺纱。

面对新的任务,大家说干就干。这时候,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条卷到并条的工序,遇到了并条机的“阻击”,设备经常“闹脾气”,机器开开停停,不仅断头多、质量也差,眼看就无法完成生产任务。

李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积极配合工艺师反复试条、摸索,把能想到的法子都试了个遍,还是不行。那段时间李凤走在路上,躺在床上,都在想办法,甚至在睡梦中还在与工友争辩应对的办法。

1个月的时间,李凤泡在车间尝试了近百种办法。直到有一次,她尝试用酒精擦拭并条机皮棍,突然发现停机的次数变少了,于是每隔半小时她便擦拭一次——奇迹发生了,机器运转流畅起来,几乎没有停车的现象,困扰多时的难题随之破解。

“遇到困难我从没想过逃避,只要肯想办法、肯尝试,就一定会成功!”解决这个难题后,李凤便更加专注于腈棉混纺知识的学习。渐渐地,她熟练掌握了腈棉混纺并条工序的操作技能,并开始向整个车间推广,使班产量由原来米提高至米。

“做什么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李凤认为,无论什么职业,只要肯用心、坚持,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凡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5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