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世界完美不能带来自信,肯定自己才是

在赵薇导演的最新一期《听见她说》里,杨幂饰演了一个完美的机器人小爱。

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Novo型号的机器人,是工程师和艺术家们花费了三十万零八十个小时创造出来的。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最终研究出了在皮肤、体重、三围各方面都完美的她。甚至连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也是邀请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们一起开会讨论,到底怎么样的组合才最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最终经过十天十夜的讨论,在种五官组合方案中选出了投票最高的一组。

“完美女孩”小爱由此诞生。

为什么人们要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创造出一个这样的完美机器人?

因为他们想要满足世人对女性的一切的要求:完美的性格、完美的外貌、超强的能力、甚至能够按需索骥。

女性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不仅努力,能力也非常好,但有时候却非常不自信,常常怀疑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的一切,甚至连自己取得的成就也充满怀疑。

这让我想起来杨笠说过的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男人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女孩明明那么优秀,那么努力,却时常怀疑自己。

但是当我看到《她世界》这本书时,我在书里找到了答案。

本书由伊丽莎白·卡多赫和安娜·德·蒙塔尔洛共同合著。前者是记者、作家、纪录片导演,擅长洞察现实背后的心理与文化等。后者是心理治疗师、培训师,在伦敦从业14年。专注研究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女性如何摆脱束缚,活出完整的自我。

《她世界》是一本女性成长之书,当女性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比如对职业、婚姻、身体、人生;扮演更多角色:比如女儿、妻子、母亲、员工、领导时,应该怎样克服内心的怀疑与不自信,获得更好更好的成长。

1冒充者综合征是不自信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冒充者综合征患者?

书中给出的了这样的解释:

冒充者综合征患者的共同特征是对自我提出一系列偏执的怀疑和苛求,认定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偶然和运气。

换句话说,这部分女性明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或者在工作上面表现优秀,却不敢相信这是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勤劳获得的,她们更相信这仅仅只是好运降临,自己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于是她们更加努力,在自我怀疑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更完美,而不是坦然接受自己取得的一切。

冒充者综合征分为五种类型:

类型一:完美主义者

这类人主要表现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上,一旦出现一点瑕疵,或者质疑就会产生羞耻感和失败感。

她们一直在追求完美,每件事都要做到无懈可击、无可挑剔,想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这种高要求、严标准的做事风格一方面能够让人铆足了劲去努力,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挫伤人的积极性,让人产生压力和焦虑。

就像书中的劳拉,她明明是一个很优秀的银行家,却因为小时候的一些影响,变成了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中,总是希望所做的事情能够被领导看家,被赞扬。

一旦没有得到,就会诚惶诚恐,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逐渐走出完美主义,逐渐肯定自己的能力,接受并认同了自己。

类型二:专家心态

瓦莱丽·杨说到:专家心态的女性要求自己掌握大量的优质知识,她们认为,只有自己无所不知,才能证明有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这样的怪圈,认为在做一件事时需要面面俱到,才是能力好的体现。

比如负责一个项目,从市场调研到数据分析,再到后期的各种事情,都想要精通。

但是没有谁是安迪,能够上通天文、下懂地理,会计算电梯的运行速度,能够精准分析市场。

“学海无涯”,不断学习的想法很好,但是要求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掌握,对自己是一种负担。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能精通一二便好。

类型三:独行女侠

这类人做事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全程自己全揽,活全包,这样自己的能力才得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受到夸赞时才能问心无愧。

她们认为,一旦求助,就是示弱的表现,也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

这样的人,适合单打独斗,不能适应团队作战。

好像全职妈妈,家里家外都是自己全揽,遇到甩手掌柜的另一半,个中的心酸只有自己体会。

独立确实是女性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凡事都自己去做,不仅累的是自己,还让一起干活的人价值体现不出来。

适当放出手中的活,给自己减压,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也能看到别人的价值。

类型四:固步自封者

这个很好理解,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沉浸在过去取得的成绩中的人,这样的人,不愿意自己去踏出一步,总是想让他人推着走。

瓦莱丽·杨解释到:这类人,能力高低取决于解决问题的轻松程度和速度快慢。希望能够一次成功,如果不然,就是失败的,是可耻的。

哪有人能够随便成功,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

天才也是需要刻意练习和不断精进才能完美,达芬奇成为画家前不知道花了多少个鸡蛋、爱迪生发明电灯前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音乐天才莫扎特,也要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才越来越优秀。

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会自欺欺人,脚步永远向前,而不是向后。

类型五:全能女超人

这类人要求自己扮演着不同角色的时候仍要做好,做个完美妻子、是个完美母亲、当个完美女儿、是个完美员工,不论哪个角色,都要做倒尽善尽美。

其实,哪里有完美的个人,那不过是大家想出出来的而已,就像机器人小爱,是大家创造出来的事项全能,只要输入不同的程序,就能执行不同的任务,还能事实做好,没有瑕疵。

但是,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一旦在某个角色付出过多,势必会在另一个角色里投入更少,想要做到事事完美,只能不断地耗费自己的精力。

虽然冒充者综合征可以分为很多中类型,但最终的表现是对自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

而这种不自信的根源,不是女性强加给自己的,而是一些由来已久的因素造成的。

2不自信的根源由来已久

在《听见她说》第5期,奚美娟讲述了她坎坷的一生。

她出身于有手艺的艺人家族里,但是家族里面有一个规定,手艺传男不传女。

她出生那天,是带着众人的期待出生的,但让人遗憾的是,她的性别让人失望了,她是个女孩。

但是为了让手艺不失传,没人问过她的意见,擅自将她的性别改为“男”,从此她变成了“他”。

这样的例子很多,因为性别的原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她世界》这本书中,作者说到了三种原因:

因素一:历史原因

在《奥德赛》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拉特马库斯暗示他的母亲,说:“母亲,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里去,纺纱织布才是你分内之事,讲话是男人的事情。”

男人才有说话权,女人只有沉默权。

《她世界》说:几个世纪以来,女性智能凭借由婚姻和母性授予的身份而存在,她们所受的教育仅限于整饬家庭。

确实,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女性的优秀却不能被忽视,也不应该被忽视。

就像机器人小爱,她的能力可以撑起真个证券交易,却只是被人用来聊天辩论,甚至因为太优秀,惹怒了主人,第二天被下载了厨房工具包,做了一整天的菜。

正是外界的否定让女性越来越缺乏自信,她们的自信被剥夺,相信自己只能成为附属品,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不是自己支配自己。

因素二:社会原因

《她世界》里面这样说道:“女性的身体是当代市场市场重点营销的对象:塑身霜、瘦身运动、速效节食法……市场经年累月地利用女性对身体的自卑情结,向我们贩售名目繁多的产品”。

确实,当女性太胖穿不上漂亮衣服的时候,不自信;

当没有好的外貌时,不自信;

当没有拥有好的学历时,不自信;

当带着这些不自信时,会让女性产生错觉,她就是不优秀,她就是不应该拿到属于自己赢得的那份成绩。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而为了得到认可,女性不得不在一些方面走出让步。

因素三:家庭原因

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见童年的遭遇对以后的生活起到关键的作用,一个从小被肯定,被爱,被鼓励的小孩长大后一定也是充满自信、充满爱。

相反,一个童年总是被否定、被打击的小孩,长大后无论ta做的多好,多出色,童年的阴影会带给ta无尽的烦恼。

43岁的利蒂希娅依然记得发生在她和哥哥身上的一件事。

哥哥比她大一岁,但是因为复读,所以在同一年考取本科。

但是利蒂希娅的成绩优异,哥哥的成绩却令人堪忧。最后,利蒂希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哥哥却需要补考。

她自动地把自己的喜悦藏起来,去鼓励哥哥。虽然一直比哥哥优秀,但是还是觉得那不过是自己运气好,不是认为那是应得的。

而父母的不鼓励,更是造成她不自信的原因。

不管是历史、社会还是家庭,总有声音在女性成长,或者看不到她们的努力,被否定是常事。

3有些自信只能自己给

只有当自己正视自己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拥有的能力。

有的肯定,不能等着别人给,需要自己去发现。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直是一个厉害的人物,大家对她都很敬佩,但是这个建立的前提是她知道自己的能力,她相信自己。

在协理宁国府办丧事时,王夫人很怕王熙凤不能办好,一直在帮她推脱,但是王熙凤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大事,很想挑战一下自己,就答应了下来。

后来证明,她确实有这方面的能力,将事情办得很漂亮,充分体现了她的管理才能和治家的能力。

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力够,只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只需要适当的时机就能发挥出来,而协理宁国府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总结:

维克多·雨果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一颗酸柠檬的时,我会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对于自信,也应该有同样的理念,当接受的都是否定声音的时候,要想办法转换成肯定的声音。

我们会犯错,我们不完美,我们也有需要求助的时候,不要让这些因素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她世界》说:拥有自信并不意味着拥有不会犯错,恰恰相反,拥有自信意味着接受错误,并能从中吸取教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1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