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厂,那里制造一种复杂商品的全部工序只须使用一家工厂的动力。现代工厂的组织形式就在这里诞生了,它在一个世纪内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必然要引起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性质、妇女与家庭的地位的重大变化。这种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解释了十八世纪中叶与二十世纪中叶的生活之间的许多差异。
沃尔瑟姆所生产的并非什么希罕的东西,只产棉布而已。那里也没有什么全新的生产程序。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除了在动力织机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外,在这个大工厂里此刻进行的各项作业跟以前分散在许多小作坊里的作业完全一样。正如这家工厂的创建人之一在其创业史中所作的解释那样,基本的不同点并不在于其生产工序,而在于其组织——“一种旨在节约生产工序转换过程中所需劳力的全新的管理方法”。仅仅是将各道生产工序加以集中和组织,这样,从工厂的一头输入原棉,棉布成品就从另一头出来了。
沃尔瑟姆的这家“波士顿制造业公司”的创业史将在新英格兰以后的几十年中为人们经常反复地提到。推动这家公司的人物就是做进出口生意赚了钱的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他有一次访问英国兰开夏郡的一些纺织厂,这次旅行唤起了他的设想——是否可能在新英格兰创办类似的制造业。年的战争打断了其航海事业,使他有了创办一个同类的美国企业的时间和鼓动力。他有幸得到了保罗·穆迪的帮助。穆迪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发明家,后来成了制造纺织机械的最早的美国工厂的创办人。
洛厄尔有两个主要合作者:一个是他的妹夫帕特里克·特蕾西·杰克逊;一个是内森·阿普尔顿。杰克逊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爱尔兰移民之孙、富有的大陆会议波士顿代表之子。此人从未进过大学,但他在二十岁时就在一艘西印度商船上当商务负责人,并由此起家,在其同东、西印度群岛的海上贸易中发了大财。内森·阿普尔顿原来打算进达特默斯学院读书,结果却在十五岁时弃学经商了,他是一个能干的组织家。这些人都是新英格兰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沃尔瑟姆工厂最了不起的一点并非在于它年确实开了工,而在于它那道理极简单明白的改革——仅仅把原有的工序加以组合。长期来,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人曾经这样想到过。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组织形式,此刻竟突然出现在新世界的穷乡僻壤。欧洲来的旅行家们对美国新建工厂坐落的地方感到吃惊。他们习惯于认为,工厂应该像在英国那样挤在那种空气污浊、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新英格兰的工厂却在景色如画的农村自然风光中涌现出来。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来访的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谢瓦利埃看到规模宏大的美国工厂“像一个歌剧场面那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惊叹不已”。年,哈里特·马蒂诺见到这些工厂与她老家英格兰的工厂形成鲜明对照而感到震惊。她说,确实,在美国的旅游者看到现代化工厂破坏了绝妙的自然风光可能会恼怒。但人们不应忘记这对美国工人意味着什么。
他们生息劳作于那重峦叠嶂、飞湍绕石、景色如画的地方,而不是在那单调乏味的市郊,在那里他们和他们的工作也许不致妨碍自然风光爱好者的视线。看到工匠们在诸如格伦瀑布和杰纳西瀑布之类的地方以及新英格兰山谷中某条湍急的溪流两岸工作,总会使我产生一种愉快的感受。他们和西部的移民一样,看到了或者可能看到了大自然的秀丽景色……。从这一点来看,在我们英国曼彻斯特市中心当一个穷工匠是不幸的;但如果他在谢菲尔德风光最旖旎的郊区当一名生活优裕的工匠,那么无论在哪里劳动,他就正如自然爱好者一样地幸福。而美国的工匠们就有这样的权利。
美国在以蒸汽机取代水动力方面落后了,但是这种落后状态的令人愉快的副产品“笼罩在明净苍穹下的一座无烟工厂城”的景色,二十年后仍然能够得到英国旅行家查尔斯·韦尔德的称许。美国的时代错误——原野里的工厂,不仅有助于解释美国工厂的特点,而且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深受习惯势力束缚的工业世界里,美国其他的一些幼稚的革新机会何以这么多。
在沃尔瑟姆创办新工厂的那些人——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内森·阿普尔顿和帕特里克·特蕾西·杰克逊,过去从未经营过纺织业,也从未从事过任何其他制造业。他们的划时代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不是靠他们的技术知识,而是靠他们的胆量、精力、事业心和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靠他们的组织能力。事实上,他们缺乏优良的技艺传统这一点,恰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首先会在新英格兰出现新型的工厂。
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手工业的中心一直是在费城。那里有最好的裁缝、最好的制帽工人、最好的制鞋匠、最好的金属加工工匠和最好的家具工人。十八世纪最大的一批移民工匠尤其是从德国和中欧来的工匠,都定居在费城地区。两样最具特色的“美国”手艺产品——宾夕法尼亚来福枪(后称肯塔基步枪)和科内斯托加马车(以兰开斯特县的科内斯托加镇命名,后称“有篷马车”),实际上是移居费城不久的瑞士和德国工匠制造的。
在宾夕法尼亚地区,手艺高超的纺织业技工比较集中,这些纺纱工和织布工能在小小的工场里织出精美的产品,雅致的格子布以及有装饰图案的手工织品。对于革新来说,这些精巧的手工艺传统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成了一种阻力。正如欧洲的工业革命不是首先发生在具有制作奢侈品的伟大工艺传统的法国,而是发生在英国;所以具有革命首创精神的美国工厂首先出现于新英格兰,而不是出现于费城。
“美国的工业制造制度”从一开始就不是美国人的发明天才的成就。美国纺织业机械化的全部基本发明,几乎都来自英国。而且,它们传到美国来也是很缓慢的。就以把原棉纺成棉纱的机器为例,理查德·阿克赖特在英国开动他的第一台棉纺机以后足足过了二十年,美国才把它仿制成功——而且实际上它还应归功于走私!如果美国人不是千方百计地要设计出类似英国早已使用的那种机器,那么美国技术落后的景况还不至于这样突出。
州发行的彩票,实际上是要为第一个发明者募集奖金;马萨诸塞州立法机关甚至为此提供了一笔津贴。尽管这类刺激很多,美国人的努力仍一再失败了。由于自己发明不出机器,美国人就拼命设法进口或仿造英国的机器样品。但是,英国的法律禁止机器出口(包括其模型或图纸),甚至可能在国外仿造这种机器的技工也不准移居国外。在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人曾依靠走私建立起他们的经济。但是,他们现在似乎连走私的本领也没有了。
坦奇·考克斯是一位热心公益的费城人,他说服了几个伦敦工人替他做了一套阿克赖特专利机器的铜质模型。但是当模型全部装箱,准备离开英格兰时,英国海关官员在码头上把它们查获了。这一重要业绩最后由一位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完成了。他在十四岁时幸运地当上了杰代迪亚·斯特拉特的学徒,而斯特拉特则是理查德·阿克赖特的合伙人。美国报纸上刊登的征求改良棉纺机的广告吸引了斯莱特。年他来到纽约时年仅二十一岁。
由于他熟悉阿克赖特的机器,他也属于英国法令禁止出境的人。但是他秘密出走,甚至没有告知他的母亲。他不敢随身携带图纸或模型,而将所需的全部知识交给了他的非凡的记忆力。他对纽约缺乏进取精神的经营方法不满,也不满该地水力资源的贫乏,于是接受了普罗维登斯的一个商人兼慈善家摩西·布朗(布朗大学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的邀请,到罗得岛去创办一个棉纺厂。布朗和他的女婿威廉·阿尔米看到,斯莱特的技艺将会给他们带来机会。
他们拿出了办厂的资本,并把该厂的一半股份给予斯莱特。斯莱特完全靠记忆造出了一台有二十四个纺锭的棉纺机,并把它投入运转。布朗—阿尔米工厂从一开始就兴旺起来了。在英国本土,雇主们可以从大量身体强健的贫民和失业者中招收工人。从拥挤的贫民院里,他们可以招收那些无从选择自己职业的工人。但是在新英格兰,贫民院极少;劳动者选择工作的余地较大;土地多而人口稀少。早在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指出,这是发展美国制造业的一个障碍。
结语
四十年后,一些从欧洲来的旅行家如法国人谢瓦利埃,对于美国劳工并未因争夺工作机会而降低工资这一点感到惊奇。因此,在美国,制造业只能通过从其他行业中吸引工人,或把新工人吸引到劳动市场来获得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