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公元年,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酒席上,他写了这首《答客问杭州》。此前,他刚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在诗中,他回答友人对杭州的询问。
今天这篇稿子以这首诗开头,也是我们这个专题的首篇。
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我将从杭州出发,去往湖州南浔、善链新市,嘉兴南湖、石门、崇福,绍兴太平桥、安昌,宁波三江口、慈城、慈溪等地,看看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河道水系,土地利用,建筑风貌,视廊景观,特产风物和人文风采,我们一起去拜访沿线的名人故居、会馆商号、古镇古村、工业遗址、考古遗址等等。
我也会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风貌,给大家推荐一些诗歌和好书,让你更好地遇见大运河,亲近大运河。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宋浩
杭州印象,有天竺山、西湖水,江南的大屋檐、小航船,分别以青黛、绿油、雁齿、龙头形容,精炼而传神。约略一说,就是一幅杭州胜景白描。最后他说到,可叹苏州到杭州水路仅三百里不到,不知何时能再游。
“水路无三百”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卸任的白居易,就是从大运河乘船北上,到苏州赴任的。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北京是明清后确立的北端,杭州是运河的南端,再具体一点,端点就是拱宸桥。
清晨,在大运河边的桥西历史街区,仿古的建筑隐在清晨的薄雾里。在工艺活态馆门口的广场上,响着快活的音乐,一群中老年人随着音乐悠闲起舞。几十米外,运河的水汩汩流淌,水面上反出朝阳的光斑。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浙江段至今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1、手工艺活态展示馆
我们首先来到手工艺活态展示馆,这里曾经是通益纺纱厂,现在留存的厂房建筑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典型代表,内部结构保存完善。今天成为几十种非遗和手工体验的展览馆,集中展示西湖绸伞、油纸伞、清水丝绵、织布、刺绣、印染、黄杨木雕、造纸、岩彩珐琅、风筝、皮雕、竹编、陶艺、蛋雕、张小泉剪刀、天竺筷、石雕、青瓷、冷瓷等传统手工艺。
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里的的竹雕
冷瓷手工艺技师手不停低手制作,面前放着手机直播。
“抖音和视频号都会展示自己,我只管自己做,偶尔也跟弹幕交流,解答粉丝的疑问。现在抖音粉丝有多人。”她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她之前在非遗中心开过培训班,教授冷瓷制作,现在抖音里很多喜欢汉服的人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