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至今“国际妇女节”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如今的“国际妇女节”不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象征,更是为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值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我们大连人不能忘记在大连早期党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的这三位女性。
安娥:大连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女干部
安娥
“四二七”大罢工纪念碑
年4月26日,不甘遭受日本场主剥削的大连“福纺纱厂”(大连纺织厂)粗纺车间女工们自发罢工。此举引起全厂中国人共鸣。中共大连地委和中华工学会得知情况后,草拟5项条件向日本厂主交涉未果,于27日上午组织全厂名中国工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福纺“四二七”大罢工。
日本殖民当局看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经济斗争,于是不择手段开始进行全面镇压,并于6月25日逮捕了中共大连地委工运部长、中华工学会委员长傅景阳等一大批罢工领导人。危急之时,中共中央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选派得力干部增援大连。
7月初,临危受命的共产党员安娥和新任大连地委书记邓鹤皋从天津乘船来到大连。顾不上旅途劳顿,安娥就承担起地委宣传委员和女工委员的重任,投入罢工斗争之中。安娥出身书香门第,秀外慧中,才华横溢,17岁便考入北京国立美术学校,20岁出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她对工人运动并不熟悉,但凭着旺盛的斗志和不惧一切的革命精神,几天下来就同女工们打成一片。白天她到工厂了解情况,教工人们识字、唱歌;晚上她坐在房东炕头上与工人们唠家常,分析罢工形势……深受工人喜爱。
当时,大连中华工学会曾教工人们唱一首《工人团结歌》,歌词有些生硬,不太适合传唱。安娥知道后,根据对工人的了解,对歌词做了修改,修改后的歌词是:“我们工人创造人类食住衣/不做工的资产阶级反把我们欺/起来起来,齐心协力巩固我团体/努力奋斗,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这朗朗上口又真实反映工人心声的歌曲,为罢工斗争增添了力量。
年底,临危受命来大连的安娥完成使命,被党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来,她成为中国著名的剧作家、词作家、翻译家,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像抗战时期创作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都出自她手。
安娥在大连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大连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女干部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中。
包玉侠:跑交通勇闯津门传情报
包玉侠
抗日放火团烧毁敌人战略物资
年夏,大连海港码头检票处,一位身穿蓝色旗袍的少妇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肩挎花布包袱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容地通过检查,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客轮。这位女子叫包玉侠,是大连抗日放火团的交通联络员,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
年初,为生活所迫,包玉侠随丈夫邹立升离开山东老家,闯关东来到大连,靠干散工勉强维持生活。面对日本当局残酷压榨,小两口早已不平的心逐渐滋生了反满抗日进步思想。
年8月,邹立升经大连抗日放火团负责人李寿山介绍,成为第一位成员。几年中,邹立升出生入死,多次成功烧毁了敌人的战略物资。在丈夫的影响下,年,包玉侠正式加入抗日放火团。别看她性格温存不言不语,但跑起交通却泼泼辣辣,机警过人。她曾巧妙地甩掉汉奸、特务的跟踪,支走行迹可疑的路人,还同丈夫在家研制燃烧爆破的药品。这一次,她又离开丈夫,单独去天津执行任务。
在天津法租界,包玉侠谨慎地找到了联络人。几天后,包玉侠身藏活动经费,包袱里装着用油纸包裹严实的“点心”,带着孩子出现在开往沈阳的列车上。随后通过中转站沈阳,登上了开往大连的列车。然而,车到大连,她的心悬了起来。从车窗往外望,满眼的日本警察在站台上遛来遛去。她不由得四下张望,盘算着出站的良策。突然,她看到隔着两排的座位上,一位妇女抱着没睡醒的孩子,正吃力地往肩上挎着大包袱。包玉侠赶紧走上前笑吟吟地说:“大姐,我帮你抱孩子吧。”那位妇女看她诚心诚意的样子,点了点头。包玉侠双手接过孩子。两个女人亲亲热热地走出了检票口。
包玉侠带回的“点心”,是一种新配制的烈性引爆物。它定时准确,引爆力强,是火攻的绝好武器。一年来,这种新型引爆物大显神威,烧毁日本侵略者大量军需物资。
年7月初,大连抗日放火团被日本当局破获,包玉侠和丈夫双双被捕,邹立升被判死刑,包玉侠被判7年徒刑。在狱中,包玉侠备受凌辱坚贞不屈,直到年8月22日大连解放她才重获新生。年包玉侠病逝于大连。
史春英:血洒蓉花山的女英雄
史春英
史春英烈士墓
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山东栖霞县妇女干部史春英改了一次又一次的婚期,总算定在了农历十月初二。谁知刚答应婆家没几天,县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参加挺进东北地方干部大队,与国民党争夺白山黑水,史春英毫不犹豫当场报名。为了准时赶往集结地,她竟来不及回家,只让熟人给母亲捎了话,给未婚夫写封短信再次表示歉意,就踏上了跨海北上的征程。
9月末,史春英被辽东分局分配到庄河县仙人洞区,担任土改工作队队员。由于在老家就做群众工作,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史春英很快就摸清了工作对象,带领贫雇农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她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和老乡家的炕头上,老百姓都夸她这个山东姑娘真能干。
年10月,国民党军集中10万兵力分3路对南满解放区大举进犯,庄河县城被国民党军占领。遵照县委“撤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史春英和土改工作队员日夜带领群众转移粮食和物资,组织民兵破坏公路,还在仙人洞区二道河、太平岭区歇马山一带坚持游击战打击敌人,昼夜不得休息。
这年农历十月初八一大早,忙乎了一夜的史春英又同几位同事到四道沟村向村干部传达上级指示,之后马不停蹄奔往区游击队驻扎地老黑山下的韩屯。途中,史春英一行与敌人遭遇。她当即和区农会会长崔振家商定,改变前行方向,命人赶快去韩屯报告。
子弹在头上和身边嗖嗖飞过,有的同志牺牲了,有的同志负伤倒地。危急关头,崔振家让史春英藏到草稞中,自己引开敌人。
千钧一发生死关头,史春英坚定地表示:“你是会长,老百姓更需要你。”说着一把将崔振家推进小树林,自己转身向山上跑去。为了吸引敌人,她扔出一颗手榴弹,继续往高处跑。眼看敌人追了上来,她欲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与尽,却被敌人抢先开枪击中左肩,身体失衡摔倒在地,手榴弹也滚了出去。敌人围上来,命她说出辽南行署和区游击队在哪里,史春英紧咬牙关拒绝回答。一个当官的命令几个士兵架着她往山下走,史春英奋力反抗,坐在地上拖延时间,敌兵费力才把她拖出多米。喘息瞬间,史春英看到旁边有一棵大树,她一脚踹开敌人,冲到大树下死死抱住不放。敌人拖她、打她,用枪托击打她受伤的左肩,史春英倒在地上大骂:“遭殃军、刮民党,八路军饶不了你们,等死去吧。”看到这个宁死不屈的年轻女人,一个军官气急败坏冲上来一枪打在史春英胸口上,史春英身靠大树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来源:大连文化眼
文字:刘影(大连党史专家)
编辑:车承川
校对: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