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不愿意说《天盛长歌》不好,毕竟,厂花陈坤是我心中永远的“子坤”哥哥,
倪妮的玉墨也是我心头的白月光,那摇曳生姿的曲线和沉稳坚强的目光,
在《金陵十三钗》里让我流了多少眼泪。
身为中年老母,平日根本没有时间追剧,
谨慎追剧,就得精挑细选点有品质的。
《延禧攻略》不就是清宫版霸道总裁爱上我吗?
我爱你,我怼你,我继续怼你,我还是爱你,
果真不是那些随时都想勾引朕的妖艳贱货。
想要图不动脑子的爽感,看魏璎珞一路开挂就够了。
而《天盛长歌》的预告片里,便着重体现了与其他宫庭片不一样的高级质感,
其实从现在都无人可超越的《琅琊榜》开始,
道具服化的精良,编剧导演的用心,已经成为了一部想要证明自己是良心之剧的标配。
《天盛长歌》在这一点上绝对无可指责,
不管是官方硬照还是随手的视频截图,都能看出制作的大气精良,
确实精致,确实讲究,连一桌一椅,一灯一台都做到细心打磨,古意十足。
可是,追了七集的我发现,到目前为止,好像也仅止于此,
作为一部权谋而非宫斗剧,我却没有看到扎扎实实引人入胜的烧脑谋划。
说到夺嫡权谋大戏,是怎么也绕不开迄今无可超越的《琅琊榜》,
看《天盛长歌》,总是忍不住要和它比较。
先说最有腔调的赵立新,演技、气派无可挑剔,
可是也许是成也腔调,败也腔调,
卧底兼谋士身份的辛子砚总觉得太过招摇,让人一看就知道,
没错,是赵立新赵老师的气度。
可是反观《琅琊榜》里王劲松饰演的言候,真真可以说的上人戏合一,
只知言候,不知王劲松也!
辛子砚言候《琅琊榜》里胡歌的梅长苏和王凯的靖王,人设典型,分工明确,
分别是智谋和感情的代表,再看辛子砚和宁弈,
分工模糊,既想突出宁弈的忍辱负重,又想显示辛子砚的老谋深算,
可是无论编剧怎么强调他二人的智计无双,
不管是宁弈和众王子的酒局,还是宁辛二人的筹谋,
丝毫都不能让人有脑力激荡的快感。
而《琅琊榜》梅长苏虽然有主角光环加持,
但步步为营的谋划,处心积虑的算计,从逻辑上确有其可以让人信服之处。
为了让梅长苏和靖王随时见面,蒙挚千方百计买了相邻的宅子,
挖通地道,二人方可避人耳目行事。
可是《天盛长歌》里,辛子砚和宁弈明为敌对,实为死党,
竟然可以不顾太子以及各王子的耳目,妓院、宁府,哪儿方便就在哪儿见,
说好的掩人耳目呢?说好的四面楚歌呢?
再说说我们的厂花,其实陈坤的台词功力和演技都不容小觑,
可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他在剧中的台词总是几个字几个字蹦出来似的,
非常让人出戏,也许是他故意的一种表演方式?
和《琅琊榜》主线一样,宁弈苦忍八年复出,也是为兄报仇,
表面纺纱织布,胸无大志,其实装疯卖傻,卧薪尝胆,
可是这样一个胸怀韬略的人,仅仅是听人说,便觉得倪妮饰演的凤知微是个妙人儿。
《天盛长歌》原著名为《凰权奕天下》,可见凤知微和宁弈应是平分秋色,
可是在电视剧里,凤知微哪有半点女中豪杰的样子。
和不知敌友的珠茵没说几句话,便要跟人家结拜姐妹,
被宁弈软禁,一个满腹韬略的奇女子瞬间变成傻白甜,
为了逃出去装傻充愣,实在不忍直视。
而刘涛扮演的霓凰,将一方郡主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诠释的淋漓尽致。
可圈可点的是倪大红饰演的天盛帝宁世征,
一个字,稳!
不可揣测的天子威严,左右制衡的手段,
看起来甚是宠爱宁弈,其实不过把他当成掣肘的钉子,
你以为他真把宁弈当棋子,可是对宁弈的关爱又与众不同,
他知道放宁弈出来就代表风雨即将来临,可是仍然处心积虑想要妥善安置宁弈,
对于宁弈和各皇子的明争暗斗似乎了如指掌,却又视而不见,
老戏骨的演技真不是旁人一时半会儿就学得来的,
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最能吸引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辛子砚对妻子大花的俯首称臣,凤知微和宁弈的小儿女情怀,
甚至宁弈的左膀右臂宁澄的插科打诨,
是的,和《琅琊榜》里的蔺晨几乎一个发音,
从这一众人物可以想见编剧的苦心,都是为了吸引到各个层面的观众,
想要左右逢源,反而顾此失彼,倒不如埋头讲好自己的故事。
而《琅琊榜》就是如此,绝不讨好观众,将自己做到极致,
反而有了自己的风骨,凭着口碑狂式逆袭。
看《琅琊榜》我是日日苦等,只盼更新,
完结那日犹如失恋,空虚不已。
可是《天盛长歌》勉强看了七集,都是为了传说中随剧情深入能渐入佳境,
可惜已经七集,反倒让我恨不得再把《琅琊榜》重刷一遍,
我也确实又刷了几集,看《天盛长歌》,还得配《琅琊榜》服用,
这真真不是滋味。
等传说中的顾南衣(白敬亭饰)和赫连铮(张晓晨饰)上线,
再试试,心里比谁都盼望着能啪啪的打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