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走进新疆博物馆,寻找兵团印记兵团

白癫病有治吗 http://m.39.net/pf/a_4710693.html

一展回望红色历史

——走进新疆博物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

追忆浴血荣光,感悟百年华章。新疆博物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自6月30日开展以来,成为不少人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的体验地,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记者走进新疆博物馆,

寻找兵团在百年党史中留下的

那些弥足珍贵的革命印记。

01:12

点击视频

在自力更生单元,一张王震将军在七一棉纺织厂开工之际向纺纱机投进第一把棉花的照片,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照片前方的玻璃展柜里存放着一个黑色木盒,盒子里装着一匹微微泛黄的白棉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第一家棉纺厂——七一棉纺织厂的优质产品,文物标签上注明:献给毛主席的棉纺样品。

展览中的场景、图片,印证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越来越欣欣向荣(摄于8月18日)。兵团日报记者赵珺摄

观众观看红军使用过的武器(摄于8月18日)。兵团日报记者王德江摄

据讲解员介绍,新疆的地理气候适宜棉花生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到年全疆仅有棉纺织手工工厂10多家,年产值仅8.3万元,棉布大部分从内地和苏联进口。为早日解决新疆人民的穿衣问题,年年初,王震将军带领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在荒滩野地勘察地形,选择厂址,仅用了13个月就建起新疆七一棉纺织厂,为新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多年过去了,王震将军当年带领广大官兵节衣缩食在新疆兴办的一批工矿企业,如七一棉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八一面粉厂等早已无偿移交给地方。但从带有“七一”“八一”等字眼的厂名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红色基因,感受到兵团精神,兵团人为新疆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革命文物是红色精神的载体,而珍贵史料更是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此次革命文物展展出的照片和文物,让兵团精神鲜活了起来。”乌鲁木齐市民李林说。

观众在兵团展窗前为孩子讲述兵团故事(摄于8月18日)。兵团日报记者王德江摄

观众在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新疆脱贫攻坚纪实展”(摄于8月18日)。兵团日报记者王德江摄

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说,“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已入选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本次革命文物展通过展出组馆藏革命文物以及图片、历史文献和场景复原等,讲述新疆、兵团红色革命文物背后生动可感的故事,解读其历史和时代价值,生动直观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切实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润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兵团日报记者赵珺)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王艳乔

责任编辑:夏振忠李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3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