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兰
编辑|乔芊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年,太空工程师鲁迪带着一双“好像从22世纪运送过来的气垫”,走进了耐克公司的会议室。他告诉时任耐克CEO菲尔·奈特,自己想出了“把空气注入运动鞋里”的方法。
人类自冰河时代就开始穿鞋,在过去4万年间,鞋子的基本设计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对当时的奈特来说,“气垫鞋”就像是喷气背包和自动人行道一样,是漫画中才会出现的东西。
带着怀疑,他穿着这双鞋出门跑了10公里,最终上脚的“腾空感”促使他买下这项技术专利。两年后,耐克研发的 款搭载气垫技术的AirTailwind面市,一代传奇就此开启。
图片来源:网络其后的40多年间,耐克相继推出了以MaxAir、Zoom、ZoomX、Lunar、React等为代表的中底缓震科技系列产品,可以说靠着气垫这一 技术奠定的行业地位,耐克才得以保持数十年稳定持续增长。
气垫鞋之于耐克,正如摇粒绒衫之于优衣库。
作为被《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百大发明之一”,早期的摇粒绒多用于高价户外服装的生产,其制造技术也被美国垄断。
年,刚刚完成SPA模式(指企业全程参与商品企划、生产、物流、销售等产业环节的一体化商业模式)转型的优衣库,推出了 款自制摇粒绒成衣,售价只有美国摇粒绒的五分之一,仅 年就卖出了万件。到0年,计划销售1万件的摇粒绒衫,直接卖出了万件,成了当时全日本最热销的商品。
以摇粒绒为开端,优衣库开始与东丽等知名纤维制造商合作,研发功能性面料,“科技感”成了优衣库的一个重要标签。
“从国际巨头的发展史来看,功能性始终都是鞋服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卖点。”匹克创新工厂负责人蔡维健告诉36氪。
更多的后起之秀也在印证这一点。
从瑜伽服领域掀起边缘革命的lululemon市值已经接近亿美金,逼近老牌巨头阿迪达斯;号称“世界上最舒服鞋子”的Allbirds于去年底上市,“环保”是它招股书中的关键词;创立于年、由瑞士网球 费德勒背书的跑鞋品牌On昂跑风靡运动圈……主打“功能性+可持续性”的材料创新,已然成为鞋服行业升级的秘诀。
在本文中,36氪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功能性+可持续性”正在成为鞋服创新的重要方向?
2、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鞋服行业,面临哪些挑战?
3、面对巨头的铁幕,国产品牌们可以抓住哪些机会?
“卷”,鞋服创新的源动力?多年以来,中国鞋服行业以中低端代工为主,国产运动品牌创立之初因资源缺乏,很难做风险极大的研发创新,更多是低端仿制。但这几年,国产品牌的崛起让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
“李宁18年纽 完秀,这一波国潮再加上中美 等背景,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于国产运动品牌是有所期待的。当整个社会的舆论势能积累到一个点的时候,但凡有一个品牌,拿出了从性能上可以跟过去比较 的欧美品牌相媲美的科技,年轻人们都会毫不犹豫选择支持。”某头部运动鞋服品牌产品创新负责人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时尚的风向变幻莫测,而包装、营销的创新壁垒也不高。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已经意识到,材料、工艺创新带来的产品差异化,更有机会带起一个品牌(远有耐克、优衣库,近有lululemon、始祖鸟、迪桑特等),并使其从根本上具备跨越周期的能力。
“服装行业很难看到太多设计方向的创业项目,但功能性是一个可量化、更客观、更容易商业化的东西”,从户外切入的功能性服饰品牌UPPERVOID创始人毕怡然向36氪表示,“行业太卷了,逼迫新品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