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真的会偷走我们的工作吗

数字时代不仅将把我们从生活琐事中解放出来,也能承担以往只有人类能够胜任的工作。

“沉迷于工业数据的经济学家们不如早日拥抱人工智能,让更多的工人投入体验经济的发展之中。”图片来源:GettyImages/BlendImages,摄影师:约翰·隆德(JohnLund)

“人类要完蛋了。机器人将偷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子孙后代将被算法所支配。人工智能终将侵蚀人类的自由意志。我们将沦为机器的奴隶。”

当人工智能接管社会,“数不胜数”的工作将会消失,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安迪·哈尔戴恩(AndyHaldane)曾如是警告过。对于这些以数据为生的经济学家来说,“数不胜数”却似乎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从铁器时代的斧头,到纺纱机,再到联合收割机和电脑的问世,他们所鼓吹的“衰亡”仍旧远未到来。饶是如此,经济学家们对AI时代仍然保持着过于“审慎”的态度。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成千上万的基层工作者如何看待AI时代的到来?在社工和护理岗位,我们的社会仍旧有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并且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还在日益加重。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人才供给和需求也愈发失衡。健康医疗、工程建筑、农牧渔业以及服务行业都是这样。

算法、机器人以及3D打印这些前沿科技将削减工作机会?对于正处于新一轮更新换代的产业来说,这样的看法是绝对愚蠢的。显然,新兴科技会将更多的生产生活领域重新商业化。纵观历史进程,创新发展都需要劳动力市场的升级和从业者的再培训。而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新兴科技和相关领域的贸易的确将带来短暂的“混乱”,就像19世纪80年代交通方式的变革,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械再进化,都被用于战争之中。但当全新的需求和工作岗位出现之时,人类将继续发展繁荣。哈尔戴恩的悲观,不能成为政治保护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借口。

“第四次工业革命”仿佛已经成为了最新款的陈词滥调,全新的算法时代远未到来,人类现有经验和经济方式也还远未被这次“工业革命”所颠覆。真正的数字时代将极大满足人类的基础需要,将我们解放出来去满足那些全新的社会需求——体验经济。健康、美妆、旅游、食物、艺术、娱乐、心理治疗、社会工作、养老抚育,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业都包含着人与人的交往。机器人或是机械无法完成情感的交流,对人的价值更为重视的体验经济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沉迷于工业数据的经济学家们不如早日拥抱人工智能,让更多的工人投入体验经济的发展之中。他们更应该聚焦如何鼓励发展体验经济,尤其是在公共领域之中,而不是一味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制造新闻头条,建立起针对新兴技术的沙文主义和保护主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4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