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居住于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水之间,那里丛林环绕、古树成荫、山清水秀、寨寨相连。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侗族人柔韧、善良、温和、淳朴的民族性格,也成就了侗族人所特有的人文风情和艺术情节。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①侗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自古便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从鳞次栉比、排列有序的“干栏”木楼建筑,到巍峨庄严、群寨相簇的鼓楼,再到空心的冲天古树、神秘的风雨桥、萨坛、戏台、石板坪、风水树、水车、水井亭、禾廊、火塘屋、百家宴、“多耶”舞、侗戏、侗族大歌等。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演绎,一栋栋经久不衰的建筑,把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侗族的文化艺术魅力油然而生。
据记载,侗族是我国古代骆越民族的一支,他们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婚葬、服饰、饮食、节日礼仪、社会组织等方面。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语,但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侗语以贵州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但差别不大,不妨碍互相交流。 侗族信仰鬼神,如天神、地神、树神、禾谷神、牛神、灶神以及主管生育的神等。他们崇拜祖先,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灵。侗族人尊崇“三王”、“飞山公”和“萨岁”。他们建萨坛、修亭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便在萨坛用鸡、米卜、卵卜、卦卜等测吉凶,举办祭祀活动。 侗族盛行一夫一妻制,以姑舅表婚为先,有“不落夫家”的习俗。侗族妇女地位低,但婚后可享父母分给的“姑娘地”。侗族丧葬一般是土葬,但有些地区还有停葬习俗,将死者棺木停放郊外,待本族或者同辈分的人都死去后,再择日共同安葬。 侗族服饰古朴雅致、历史悠久。侗族人多穿青、蓝、白、紫色侗布缝制的衣服。侗族女子善于挑花刺绣,多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处多绣有精美的图腾图案,如龙凤纹、水云纹、花草纹等,下身配有百褶裙和翘头花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②侗族人就是在这一针一线中传承着古老的图腾文化。侗族人还喜爱银饰,多佩戴银冠、环簪、银钗、银项圈、银坠、银镯等,它们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纹饰华丽。③盛装时,人们多穿百鸟衣、月亮衣等。侗族的荷包和肚兜花(侗语为“深”)绣有花草、动物、喜鹊、杨梅等纹样,更是精美。 侗族人以糯谷为食。“打油茶”又名“哆协”,被称为侗家人的精神盛宴,“油茶会”是招待客人的一种必备礼节。侗族的饮食还有“侗不离酸”的说法。有的侗寨还有“鱼节”,侗族亚热带地区,鱼是他们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煮酸鱼(又名“霸抗”)是侗族人用特制酸水做成的一种美食。吃“生鱼”、煎鱼汤、河水煮活鱼、艾粑粑等都是侗族的特色美食。侗族的美酒有“糯米酒”、“重阳酒”等,气味香醇。
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也称“新米节”)、赶歌会、花炮节、斗牛节、姑娘节、芦笙节等,各姓氏又有姓氏节、三王节以及中秋节。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到第二年正月初八是侗族极为热闹的时刻,杀大猪,吃“年头”,宰鸡杀鸭做年夜饭,拜“萨堂”成为侗族人重要的习俗。“月也”是侗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习俗,是“集体结交,整寨做客”的一种走访亲友活动。在“月也”活动中,唱拦路歌、吹芦笙、开展芦笙对决赛、踩芦笙堂、唱侗戏、对歌是整个活动的精彩流程。“吃相思”(侗语称“越嘿”)是又一个民间交往活动,被称为侗族风情大汇演,主要有拦路、抬官人、鼓楼唱大歌、唱侗戏、踩歌堂、封桌对歌、行歌坐夜、赠送分别礼物等有趣的活动。另外,“滚泥田”、“添粮祝寿”也是侗族特有的重要习俗。 人讲究社交礼节,逢人礼数不能少,不能直呼其名。从客人面前经过要说“达打哪喽”,即“对不起,过您面前了”之意。用餐时则长辈先动筷。日常生活中,男孩弹琵琶、吹芦笙、下地扶犁粑、吆牛耕地,女孩纺纱、织布、染布、纳鞋底、绣花缝衣。互相交往的青年男女,不能直呼其名,而要在名前加昵称,男昵称为“斋”,女昵称为“婄”。侗族自古有“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的说法,因此百家宴是侗族答谢贵客的最高礼遇,菜肴以酸辣为主,酸鱼、酸鸭、土猪肉是宴会必备的三道菜。 侗族有着独特的社会组织,基本上属于自治。一般来说,侗族共宗的人住在一起,每个村寨都拥戴一位年长且德高望重的“长老”或“乡老”作为领袖。村寨最高的楼阁——鼓楼是众人议事的地方,如农业生产、山林养护、村寨内部事务等,众人都在一起商议,大家共同遵守款约。建国前,侗寨社会靠款约;建国后,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与款约并行不悖,没有冲突。侗寨始终保持着和睦、团结、文明、互帮互助的风尚。侗族各村、各寨之间的往来也十分频繁,每到农闲季节或者农忙一过,有的村寨便会向其他村寨“送约”,即约会集体访问、集体串门。接到“约”的村寨,经过商议后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共跳芦笙舞、对歌、赛歌。同时,接到“约”的村寨还要设宴、备酒,隆重款待村村寨寨,传递友谊,联络亲戚。“团寨”里的“补拉”房族组织是侗族的另一个重要家族组织。“补拉”房族组织以血缘为核心,地缘为纽带,原始为机制。它是参与承担物质、人口生产,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继承财产,操办婚丧事务的重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