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见:中兴事件的警示:遏制中国,冷战再起!
中兴事件启示之二:专利制度造成永无止境的“大航海时代”!
中兴事件启示之三:为了颁发专利,朕的国家都没了?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需要注意的是,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初始发明者,他是在前人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工业生产。
改良型蒸汽机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们想方设法地改造交通工具。
年,美国人富尔顿在前人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在前人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车”。
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也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铁路时代到来。
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可以看出,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逻辑是:
首先从制度上鼓励技术创新;创新首先出现在一线的生产部门,生产效率大为提升;效率提升导致能源成为瓶颈,促使在能源方面进行改进;效率的提升和能源的改进,又促使改进生产组织形式,而改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反过来又促进生产效率;生产的物资大大提高,对于运输能力的需求增强,促使交通物流方式进行改进;而改进的交通物流方式又反过来促使其他要素的提升,就这样不断交替促进,螺旋上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专利制度,使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人可以借助自己的技术创新获取巨额利润;以此为契机,激发了人们对技术改进升级的巨大热情,并促使各行各业连锁发展;
在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公开的专利文献提供了大量详细的现有技术方案,人们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难度;各行各业的连锁反应综合到一起,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
可以说,专利制度就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由于它的存在,反应才会进行。没有专利制度,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在生活的这个世界。
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极大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英国取代荷兰获得世界贸易霸权,标志着制造业为王的时代正式来临。世界的历史,从此告别了过去慢吞吞的发展节奏,进入了竞相工业化、发展经济为主的历史,历史的车轮一下子大大加速了。
从英国开始,世界霸权的争夺,归根结底是制造业的较量。因此后发国家纷纷开始尝试复制英国的成功路线,希望实现逆袭。
制造业的较量,改变了过去对关键航道、关键原料产地进行争夺的游戏规则,而是对知识、经验、工艺流程等无形资产的垄断。
专利,作为对这些无形资产的法律确权,于是就演变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环节,也是大国较量的重中之重。现代企业的技术转让、企业并购、股权估值等重大操作,必然与专利脱不开关系。而对本国专利的对外转让进行控制,成为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