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赋能,滨州最浓郁的发展味道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csjkc.com/m/

“在滨州待得越久,就越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独特的味道,这些味道来自于发展、来自于产业、来自于科创、来自于开放、来自于品牌。”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将滨州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概括为“滨州味道”。他说,自年以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滨州味道”越来越浓郁;年,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利润分列全省第3位、第1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列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列全省第4位。

而创新正是滨州最“浓郁”的发展味道: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双型”城市建设,赋能增势效应加速显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6%,列全省第1位,综合创新水平指数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0%,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在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滨州长期以来似乎没有太强的存在感,既体现于经济总量,也见诸产业层次。如今的滨州,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靠“双型”闯出城市路径,几年时间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从“创业型”向“创新型”提升的态势凸显,创出非同寻常的“滨州速度”。

创新已成为滨州发展的最强引擎。

厚植城市创新“土壤”

将科技创新摆在首位,滨州厚植城市创新“土壤”,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据统计,年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36%,列全省第1位;综合创新水平指数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列全省第1位。工业利润总额列全省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2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提高幅度列全省第2位。

上述排名是对滨州创新战略实施颇有成效的最好证明。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滨州“双型”城市架构的根基和主体就落在“实业”上。“双型”即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

在滨州邹平的鹤伴二路东首,有座“铝谷大厦”。这里装满了“铝”的故事。而这段故事的“讲述者”,便是在世界铝业有一席之地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下简称“魏桥集团”)。

魏桥集团是山东的,更是世界的。它成立40年以来,从不足百人到十几万人,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和铝业生产企业。年8月,《财富》杂志发布年世界强企业榜单,魏桥集团连续第11年上榜,比上年上升83个位次。

魏桥纺织生产线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谁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能够引领创新发展。在新旧动能改革的浪潮下,魏桥集团的铝产业被倒逼着开始寻求高质量发展:以“轻量化”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制造业向绿色转型,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魏桥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集团加大各类装备的应用,促进装备升级换代,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机器人、大数据应用等手段大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时间。魏桥集团走出了一条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创新为媒,助推高质量发展

“项目纺纱车间的智能落纱粗纱机、新一代超长智能细纱机、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织布车间的高速喷气织机、电子提花机、浆纱机、整经机、穿经机,都是世界先进水平。”魏桥纺织股份公司总经理魏家坤告诉新黄河记者,纺纱万锭用工10人左右,这一数字创造了纺织界的世界纪录,不仅如此还实现了纺纱物流的全智能化。

在魏桥轻量化铝业基地,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蜂窝状铝块吸引了记者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95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