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仿效CBA的命名方式就不错,北京国安改成北京鸭,广州恒大改成广州华南虎,江苏苏宁改成江苏大圣,上港改成上海大鲨鱼,广州富力改成广州猎豹,长春亚泰改成长春东北虎,河南建业改成河南猕猴,河北华夏幸福改成河北猎鹰,武汉卓尔改成武汉中华鲟,这种改名不但可以保证中性化,还可以以名字设计队旗和队徽。
或者仿效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国安改成北京炸酱面,天津泰达改成天津狗不理,上港改成上海小笼包,广州恒大改成广州佛跳墙,河南建业改成河南烩面,河北华夏幸福改成河北驴肉火烧,长春亚泰改成长春乱炖,武汉卓尔改成武汉热干面,江苏苏宁改成江苏臭豆腐,这种改名接地气,足球多了烟火气。你认为上述改名会不会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冲击世界杯的几率?再有一个叫申花的企业接手上海申花队,申花还需要再次更名吗?
随着中国足协强制改名推行,各俱乐部都在选出自己新的名字,目前有大连人、深圳市、上海申花队三支球队已经通过足协审核,算是新赛季可以合格启用的俱乐部名字。不过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年,一个叫申花的企业接手上海申花队,申花需要不需要再次改名?同样道理,如果大连万达把大连人俱乐部转给一个叫大连人集团的企业,大连人队需要不需要重新更名?有没有懂得出来解释一下?
近日中国足球限薪、改名成为超出体育话题的存在,赞同者有之,硬刚的也不少,据说有一老牌中超强队要以退出抵制足协改名新政,很多超级外援也在盘算离开中超,复归欧洲五大联赛。仔细算算,从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开始,兜兜转转近30年,中国足球又回去了!
年前的足球可谓限薪和中性化名称的绝对典范,先说限薪,本身就是体工队球员,收入也就每月几十元,和做一个售货员、纺纱女工的收入并没有太大差别,就如同现在每个球员一个月挣元左右,可谓限薪已经到了极致。再说球队中性化名称,当时只有北京队、上海队、辽宁队、广州队等绝对中性化的省市球队,球队名称是绝对的中性化,与任何企业没有任何关联,可谓中性化名称的极致。
说到成绩,当时的中国足球确实比现在的国足成绩好很多,赢日本很轻松,拿下韩国也不是不可能,要不是被沙特和新西兰联手做掉,中国足球早就在80年代就已经去了世界杯,水平应该比现在的男足高出3到4个球,所以说中国足协目前搞的限薪令和中性化,应该是方向没错的。
屏幕前的你,知道哪家老牌俱乐部准备硬刚退出中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