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印象

早就听说在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有一处最原始、最自然的古寨,山峦环抱、茅屋丛立、小径通幽、竹楼静耸。它就是位于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的翁丁原始村落。▼

年12月30日,大理到临沧铁路正式通车,乘坐动车从昆明出发,四个小时即可到达临沧。年元旦过后,随团来了趟临沧五日游。1月7日下午来到了翁丁,就住在翁丁大寨门外的“翁丁假日大酒店”。▼

翁丁,佤山群落中最独特的地方,“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这里生活着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民,这里保留着原始的民居建筑及其独有的佤族文化,这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00:53

进入寨子的时候,寨子里的村民会在每个人的额头上点一个黑色的印记,还会给每个人喝上一杯酒,表示欢迎和吉祥。▲

这是通往寨子里唯一的一条铺着碎石的小路,走在碎石铺设的小路上,路的两边插有很多的木桩,木桩上挂有牛头,让进入的人感觉这里很古老很神秘。

佤族人崇拜牛头,视牛头为财富,牛头桩是财富的象征,挂的牛头越多,说明村寨、家庭越富足。古老牛头桩被佤族人视作权力、财富的象征,无论是寨子、部落或个人,都以所挂牛头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因此,凡有佤族居住的地方,都栽有牛头桩。

建在路两边的佤族粮仓,他们把粮食存储在这样的小屋子中,每家都有,而且不用上锁。

翁丁佤寨依山而居,每间房与房之间相距不是很远,原生态佤族茅草屋民居,是杆栏式竹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杂物,或养猪、或喂牛

为了避风防寒,屋顶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

由于佤族地处中国偏远地区,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阶段,解放后一举过渡到现代社会,留下了很多原始社会的印记,以翁丁古寨最为突出,寨子里迄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寨子里的妇女一般空闲的时候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拉起纱线就地织起布来。

如今的瓦王▲和佤王府▼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被视为可通天的神器,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

拉木鼓仪式是很盛大的仪式,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

03:26

如今的翁丁人已经搬到了新寨居住,过上了幸福小康的日子。为了在翁丁原始部落向游人展示佤族人的风土人情,每天每家出一人,从新寨到老寨,按时上(上午8:30)下(下午5:30)班,女人纺纱、织布、绣包包,男人编竹篓,每天下午3:30表演一场拉木鼓。上一天班,每人60元的工资,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谢谢您的浏览!

用我的视野发现美丽,

用我的相机定格瞬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8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