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新生命人民资讯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郭嘉睿扬子中学高一(3)班

怎能忘记儿时的那些日子?奶奶在如豆的油灯下纺棉花,巨大的身影在墙壁上晃动,洁白的棉条在纺车声中变成锭子上的细纱,我就坐在板凳上,听奶奶讲述一个又一个民间故事。

曾记得奶奶在门前宽宽的场地上纺纱,瘦弱的身影在阳光下晃动,长长的纬纱在奶奶的拖挽下像一条流淌的小河。还记得奶奶在寒夜里坐在织布机前织布,疲惫的身影在机声中晃动,渐渐织出的白布在卷轴上一分分增厚,我就躺在一旁的小床上,在吱呀吱呀的机声中睡去……

哪种颜色的纬线织几梭,何处嵌入别样颜色的棉纱,织女得全部清清楚楚地记在脑海里,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崇明民间歌谣中所吟唱的“九岁小囡学织布,一只梭子厾勿过。闲人讲伊肯吃苦,伊讲要吃羹饭呒奈何”,看出的是她们对艰苦生活的无奈。但当我回头再看这些辛勤的劳作,对朴实真诚的织女和古朴熨帖的土布又有了新的看法。

纤长柔软的线交织出的是布,也是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块块素静淡雅的土布在阳光下泛出温润的光泽,唤醒着经纬间的时光印记……

入秋时,看着里里外外忙活的老人,心里油然生起几分敬意。只见不远处有个老婆婆从家里的大樟木箱里拿出一匹匹土布,放在院子里最敞亮的地方,那些蓝色的、条纹的、彩格的土布,被老人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上心,足见土布在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聊下来才知道,原来在那时,崇明土布是女孩们结婚时的嫁妆之一。此时我的眼中便浮现出织女们一边哼着崇明小调,一边踩着纺车,崇明土布边从纺车的另一边缓缓“淌”出的画面。那古老的纺车啊,一直都尽职尽责地工作着。这些老物件都带着深深的岁月痕迹,也陪伴着织女们从青丝如云到白发苍苍。

崇明土布使用纯棉的丝线编制而成,那绵柔的触感比起色彩鲜艳的涤纶布要好上不少。仔细看这些纵横的条纹,丝毫不鲜艳的配色,虽无华丽可言,但朴素的外观带有悠然娴静的气质,这是繁华现代背后的一种另类时尚,令人心旷神怡又刻骨铭心。

在那贫乏的岁月里,人们想必就是在吱呀吱呀的机杼声中谱写出悠长古朴的曲调,陪伴她们度过漫漫岁月。

土布留给那个时代的人太多记忆,如今的我们,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快捷,很难深刻地理解这些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情愫。如今土布成了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重视先辈们智慧、劳动的结晶,重视这些民间文化,将其保留并传承下去。

光滑的梭子,古老的纺车,朴实的纹理和怀旧的土布,它们将旧时代的回忆连在一起,也向着新时代延展……

本文来源:崇明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8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