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传统企业在年前一段时间都会非常的忙,特别是生产加工型的企业,一方面需要囤货,以保证正月招工困难时的供货量;另一方面是年前要完成大量新订单,比如春节礼品,春节用品等等。
不过,虽然很多行业都存在这种特性,但是企业平时仍旧不会养那么多人,这也导致了春节前出现的用工荒。在传统手工业机制中,工人数量不够将导致了产能没办法提升上来,老板为了达到承诺的供货量,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招新工,甚至不惜成本招高价的临时工。
对此,很多老工人就会不满。其实工作量虽然大,但是他们同样可以加班加点的完成,与其招聘新员工,倒不如多给自己一些加班费,让熟悉技术的工人快速把任务量完成。这样其实也是双赢的,企业能完成任务,工人又能多点钱回家过年,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举两得。
但是,有些老板却偏偏还是请新人来。比如前些日子悟空问答上出现一个问题,作为纺纱厂工人的题主称,他们老板宁可在这个时候给新人和临时工每小时20块赶工,也不愿意把这个钱给老员工加班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老板的层面分析原因。
管理者的圈子一直有一句话:不能让自己人吃饱。
新人还是外人,临时工更是外人,今年过去了,明年就不用他们了,所以也算是高酬请来的外援。而老员工不一样,老板明年还要用他们,所以坚决不能让这些人吃饱。
而这个规则其实是美洲农场主对奴隶用的管理手段。原理也很简单,挨饿的人干不动活,但吃饱了却会偷懒,只有让一个人长期保持在“欲求不满”的状态下,他才能够有危机意识,从而努力工作。
后来一些经济学家也做了研究,间接证明了人的生存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会大幅度的下降,而生存只是得到基本保障的时候,工作效率却会提高。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涨钱容易降钱难。春节前赶工是一种带有周期特征的赶工潮,老板虽然也愿意体谅自己的员工,可是,一旦这个钱涨了,再碰上需要加班的时候,工人肯定会提出钱的需求。对于传统工业而言,并不是每一次的加班需求都意味着较高的盈利。有些时候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会接一些高成本的单,如果这种情况下再提升人力成本,可能会导致企业没办法支撑下去。
作为老板都会有自己的管理哲学
所以,老板在衡量“一次性高成本支出”和“长期不可逆的较高成本支出”时,一定会选择前者。而员工肯定喜欢能够更长时间赚更多的钱,也就是选择后者。所以,两者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对于这种情况,懂得管理的老板,会给员工补一个年底奖金,用于感激大家一年以来的帮助。而一些只懂得压榨的老板,明年可能就无工可用,最后必须用更高的成本雇佣新员工或召回老员工。
话说回来,没有一家企业的老板会希望员工抱着少干活多赚钱的态度。老板必须要发挥人力成本的价值,而在发挥的过程中,如何让员工不反感,甚至是对老板信服,则是老板的能力和魅力。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员工讨厌老板的原因中,其实也不完全关于钱,更多时候是因为不公平。所以,很多老板也看准了这一点,在尽可能营造公平氛围的情况下,少支出人力成本。
所以说,老板有自己的哲学,员工也有应尽的本分,只有两者达成一致,才能让企业越来越好。老板不在特殊时期涨工资,说明老板希望员工在平时好好干活。不过,如果一些手段已经让员工反感了,还是希望有的老板能包一个有诚意的红包,让大家开心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