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纺织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全行业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克服经济下行风险压力,综合景气度及生产经营情况平稳。但在内外市场需求放缓、贸易环境更趋复杂、综合成本持续提升等多重压力下,效益水平下滑,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均呈现放缓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9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4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7,.80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7.70%,本报告期内公司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管理运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整合内部资源,高效衔接原料、纺、织、染整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和设计,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工作不断向产业专业化、产品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单产,降低单耗,降低能耗;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岀,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 市场开拓方面:一是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二是重新明确市场和产品定位,深度开发市场和大客户,实施一系列的推动措施,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对目标大客户采取设计、产品开发、销售服务三位一体的营销手段,进一步稳定和扩大订单来源;四是深耕销售渠道,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公司继续强化产品在优势地区的竞争力,打造更多具有绝对竞争力的地区。签约价值客户,打造区域样板效应,持续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拥抱更多的战略用户,与竞争对手形成品牌区隔。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以研发平台为载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报告期内,从新原料、新工艺、新功能方面入手,重点开发成功的产品分别有14个系列、公司积极开展项目科研,并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公司“汉凤”牌精梳纱线和“华珠”牌高档坯布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棉纺行业企业竞争力20强。 品牌建设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品品牌,坚持走精品效益型发展之路,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动品牌建设,重塑汉凤特色品牌,提升品牌的贡献率。汉凤牌棉纱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50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棉花、纺纱、织造、染整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营销网络管理、装备水平、质量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1、公司具有品牌影响力和较强的研发能力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战略客户和重要供应商的技术合作,长期致力于纺织前沿技术研究,由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向掌握技术原理、制定行业标准升级转变,加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升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推动产业升级。在年度,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我公司“汉凤”牌JC40s紧密赛络纺“针织用纱线推荐产品”称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授予我公司精梳纯棉紧赛纺Ne40“优质色织布用纱精品奖”称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授予我公司华珠牌纯棉本色布“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称号。 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获得发明专利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2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39项。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29项,已公开发布15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2项)。 2、公司具有持续提升的营销网络管理能力,公司不断推进营销能力的提升,年启动了营销管理优化项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和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加大和巩固与高端客户的合作力度,重点开发潜力大的专业市场,积极推动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共赢。 3、公司拥有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自年起依次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ISO环境管理体、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年至今公司通过了OE和GOTS有机棉体系的认证以及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OEKO-TEXSTANGARD生态纺织品认证、BCI良好棉花注册会员,实现了公司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更好的提高公司的绩效和能力,公司构建了“大质量”体系,推动管理创新,以确保公司的经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推进精细化生产模式和智能工厂建设,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质量管理。 4、公司具有先进的生产装备优势 公司坚持实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对传统纺织业的改造和渗透,高档针织面料项目采用国际一流的印染、后整理设备及工艺,实现替代进口目标,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为企业产业链延伸和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动力。 5、具有完善的纺织产业链和产业布局 公司拥有棉花收购加工、纺纱、织布、染整的完善产业链,并因此拥有高档纺织品生产各环节的成本优势。公司业已在河南新野、新疆等地建设高档纺织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各纺织品集散地设立了市场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巩固公司在棉纺织子行业的龙头地位。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下,公司相继在新疆投资20多亿元,整合了新疆的棉花收购、棉花加工、纺纱产业链,带动公司产能达到余万锭,国家、自治区的政策优势、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给公司带来了叠加的投资效应。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未来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更趋复杂严峻,发展前景不确定性较高。从风险因素来看,全球经济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的复杂局面与国内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等常态化压力仍存,给纺织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施加较大压力。但从积极因素来看,全球经济总体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不会改变。 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纺织行业中优势突出,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技术、劳动效率等方面,虽然生产要素成本日益提高,但我国纺织业在全球整体竞争中优势依然突出。目前,由于纯棉制品具有组织清晰、色彩丰富、穿着舒适、透气强等特点,其一直是中高端服饰的主要面料。近年来,伴随国内环保要求、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以及国家转型升级战略的导向,部分低端小规模产能已逐步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保持提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消费升级背景下,高端大客户向龙头企业倾斜的趋势日益明显。总体而言,行业竞争格局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龙头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是集棉花收购加工、纺纱、织布于一体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纺织企业,是国内高端棉纺织品领域的制造商之一,业已形成纯棉、棉与天然纤维、棉与功能性纤维混纺等三大系列棉纱、坯布及面料。目前公司在推进由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建设智能工厂,同时将继续加快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司产能的合理布局,保持公司在纯棉纺织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将继续紧贴市场需求,开辟新的营销模式,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设计和节能减排力度,向市场推广绿色低碳新产品,保持竞争优势并继续提升。 3、经营计划(本说明不构成公司的承诺) (1)在公司治理方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与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制度层面保障公司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的经营理念,调整营销模式,建立多元化销售平台,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 (3)在企业管理上,以“提质增效”为战略目标,深入贯彻执行绩效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全球化采购网络,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助力企业升级。 (4)在品牌建设方面,坚持以品质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将企业理念与文化融入品牌建设。及时把握消费者的喜好变化,快速调整产品开发和供应,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5)在产业布局方面,充分发挥新疆生产基地的成本优势,统筹国内国外棉花资源,在稳定品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公司在棉纺织行业的领先地位。 4、对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及对策 (1)经济环境的影响: 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中国经济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投资、消费、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公司全体员工将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计划和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稳妥应对经济波动和行业形势变化,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2)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所用原材料以细绒棉为主,其价格受市场供需、气候、政策、汇率、配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将密切 (3)人民币汇率风险:公司部分棉花从国际市场采购,纺织产品部分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出口海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及汇兑损益产生一定影响。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