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绝版手艺,竟被一金山姑娘发

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pf.39.net/bdfyy/zqbdf/
创意来自想象,灵感就在身边,美的作品,就在眼前。——何愔线条的缠绕和色彩的交织给你带来别样的艺术感受各种纹样折射出传统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流传千年,世代不朽……上面这些神仙颜值的作品你知道是什么工艺做成的吗那就是扎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金山朱行染缬的非遗传承人——何愔走进“扎染”,感受TA的千年之美~02:06何愔,金山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也是朱行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何老师与扎染的接触源于小时候她妈妈对扎染手工活的爱好。因此,她也从小时候开始就对扎染有所认识。后来扎染作为一门拓展性课程在朱行中学开设,她再次深入地接触学习了这门传统工艺,也完善了自己的扎染技艺。从事扎染工艺一定需要有耐心。特别是过程中的缝扎,有时候会耗时一个月甚至更久。沉下心静下来,专心地做一件事,需要我们有很大的毅力。因此,只有对这项工艺足够的热爱,才能支撑不断地创作。对于扎染这门传统工艺,有很多人都还不太了解。而朱行地区与扎染,其实有着一段值得追溯的历史渊源。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物华染坊是非常有名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种桑养蚕,都会纺织,妇女们都会扎染工艺。这些历史是值得我们金山人去铭记的一个记忆。非遗的传承,不仅是需要了解掌握,更是需要创新。何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做一些花样的创新设计,平时还可以把扎染的作品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学生们很喜欢做的扎染团扇、T恤衫等,并进行作品服饰的展示表演。以这类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生活中应用起来,传承下去……扎染拓展课的开设得到了许多学生们的喜爱,这也是在扎染这条路上带给何老师的一份惊喜。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将这门传统工艺教授给学生,也给何老师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将教学中的教案、步骤、拍摄的照片以及学生作品收集起来,何老师在年出版了《绞缬有声:创意扎染》,今年五月出版了《草木染:与24节气对话》。通过课程的实施,不断提升学生崇尚科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实践和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朱行中学“韵染坊”扎染展示厅简介朱行中学“创意扎染”项目一直致力于对“朱行染缬”(市级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韵染坊”扎染展示厅于年竣工,由艺术长廊和展示厅两部分组成,艺术长廊面积为平方米,展示了近年来的学生活动掠影和作品等。扎染展示厅面积一共.6平方米,分为“草木情缘”等五个区域,展示师生原创作品一百余幅。“草木情缘”呈现的是扎染的基本流程和各种植物染材及其染色效果;“织造艺术”呈现的是传统织布纺纱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学生家长提供的“老古董”;“魅力丝巾”展现的是由各种创意技法制作扎染丝巾;“经典佳作”呈现的是学生的缝扎作品,很多作品获得市区级奖项,有的作品曾经还送去台湾交流;“衍生艺术”展示了许多扎染衍生作品,如扎染扇子、包,衣服,伞等,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视频丨艾承琼记者丨干钰琼责编丨俞萝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3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