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厂未来走向何方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18-07-29/38301.html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3日讯(记者贺亮通讯员武经宣)近日,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推进5G+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未来工厂行动计划,指向未来的武汉工厂,未来到底从何而来?文件给出答案,5G是更快、更稳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将成为新一代工业数字网络重要的信息技术支撑。

东风岚图生产线。记者贺亮摄

产业数字化浪潮下,武汉制造必须加速快跑

为什么工业需要5G技术?工厂内数据的互联互通,无疑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是相对直播、电商等消费娱乐用互联网而言,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技术的要求更高:工厂内产线、设备和管理的互联互通,需要布置大量传感器、控制终端,工厂环境也更为复杂,有磁场、温度、湿度、封闭阻隔等多样性的因素,信息数据要在工厂里畅行、奔腾,5G技术是基础保障。

记者发现,就在9月份,武汉市政府出台了加快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支持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最高奖励万元;对获评灯塔工厂给予万元奖励;市级标杆智能(链主)工厂的企业,给予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市级智能化改造的示范项目,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万元,对实施技术改造后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真金白银支持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这就不难理解,武汉未来工厂梯队三年计划把目标明确为武汉龙头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规上工业企业普及数字化,建成“全球灯塔工厂+标杆链主工厂+示范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这是跟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浪潮的坚实举措。

让数字赋能制造业,城市会更有活力

武汉市政府为何如此大力度支持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更为深刻地重构世界产业格局,武汉要建成世界级城市,必须要有世界级的产业,世界级的产业必须要有世界级的企业和工厂。

武汉城市发展压舱石必须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多年来,武汉也一直坚持把经济发展重心放在制造业上。放眼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经济区,不难发现两大经济区都形成了以上海、深圳为中心的制造业城市群,形成了制造业、服务业相互交融的发展格局。

武钢有限智慧炼铁。记者贺亮摄

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3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73.1%,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排在全国城市第一位,周边的苏州、无锡、南通、宁波,无一不是制造业强市;上海与周边城市的产业互补性极强,上海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引领能力和金融、贸易、研发设计、销售能力可以在周边的制造业强市找到大量市场,周边城市的制造业也可以在上海找到更为便捷的服务。

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增加值比例为62.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亿元,排在全国城市第二位,深圳与周边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城市也有着良好的产业互补,研发设计在深圳,工厂在周边城市,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支撑着核心城市做大做强。

省委赋予武汉“一主引领”的责任担当和武汉现实条件决定,武汉制造业必须自己做大做强,同时促进周边城市形成数个大型制造业集群,这样才能促进武汉的商贸、物流、金融、设计、科技研发等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壮大,武汉的科技研发优势才能在广阔的产业天地里找到应用场景,优秀人才才能在武汉有“用武之地”,科教优势真正转化成为生产力优势。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也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才能产生对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武汉需要更多未来工厂

武汉工业基础雄厚,是民族工业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当前华中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城市,在联合国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中,武汉涵盖其中的35个工业大类,但作为传统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前,武汉需要大力推进以工业软件、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少武汉企业已率先迈出步伐。

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武钢有限共立项智慧制造项目55项,总投资26.2亿元。武钢有限与湖北联通合作开通5GC核心网配套基站49个,5G+无人行车、5G+智能铁水调度、5G+无人机巡线……这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陆续在武钢有限“智慧”厂区落地,构建起武汉新时代的“诗与远方”。

百年纺织企业裕大华加速智能化改造。通讯员康鹏摄

武汉百年纺织企业裕大华,年以来,裕大华投资3.3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十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引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纺纱、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等系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截至年8月,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经营质量大幅改善,已经全面超过了年水平。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通过引入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时表示,武汉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必须要加大数字技术的融合力度,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都需要数字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近年来,武汉加大力度推进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并且还将不断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加速实施智能化改造,以全面提升生产力水平。在武汉市建设未来工厂的三年行动计划里,明确指出,要聚焦优势支柱领域,推进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装备制造、先进基础材料、现代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1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