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早知道说说三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2)中心:英国。

(3)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定律。

(4)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5)历史时代:蒸汽时代。

(6)成果: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飞梭”,提升织布速度。

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试航成功。

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旅行者号”。

(7)影响:

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形成。

②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对立。

③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8)特点:

①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相对缓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

(2)中心:欧美。

(3)理论基础:法拉第电磁感应学说。

(4)标志: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5)历史时代:电气时代。

(6)成果: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留声机、有声电影等。

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

(7)影响:

①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

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8)特点:

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②几个国家同时进行。

③在后起国家中,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1)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中心:美国。

(3)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

(4)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等。

(5)历史时代:信息化时代。

(6)成果:

1945年,美国研制原子弹,曼哈顿计划。(苏联、英国、法国、中国)

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核电站。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登上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生物工程。

(7)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8)特点:

①科学转化为生产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③科技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不断上升。

四、三次工业革命对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