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视界创新是怎么来的

白癜风可以做漂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1120/6658029.html

视频制作

酱油君

BGM

ReflectionsJourneytotheLight·以下为视频文字内容·?人类诞生以来,创新无所不在。比如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技术创新,比如寄托人类理想、希望的艺术创新,再比如使人与人之间有尺度、有温度的管理创新。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人,特别是一个混专利圈的知识产权人,就主要聊一下技术创新是怎么来的吧。

为了让大家对技术创新有一个概念,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创造。要说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水平,那是非常非常高的,毕竟我们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首先要数四大发明了: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造纸术由东汉的蔡伦发明,火药在我国唐末就已经用于战争,活字印刷术则由北宋的毕升创造出来,它们分别比西方大约早出现年、年、年和年左右。

虽然我们总是讲四大发明,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中国古代就只有四大发明。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由东汉篡位称帝的那位王莽发明的,比西方早1多年,现代游标卡尺的结构几乎跟它一毛一样。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成功监测过甘肃西部的地震,比西方首次使用仪器监测地震早至少年。

再比如牙刷,在北宋人温革的《琐碎录》中记录了“早起不可用刷牙子…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的说法,而欧洲是在18世纪70年代才有了牙刷,也就是说,牙刷这种小小的生活用品,中国也比欧洲早出现至少年。

至于锯子刨子斧子锤子伞墨斗,由春秋时期的建筑学祖师爷鲁班发明的,这些专用工具比西方出现早大约年。

总而言之,明朝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创新成果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敌的,在天文、地理、数学、机械、仪器、化学、农学、医药、大型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创新成果。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中国封建帝制时期,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是依赖我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自发实现的,属于一种“原生态”的创新。

?14世纪,当中国历史进入到明王朝的同时,欧洲的船队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黄金与财富。反对神权和宗教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爆发,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随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人类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资本主义在历史和概念上的起点是:较多的工人同时在同一劳动场所,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生产同一种商品。最开始,这些被雇佣的工人之间没有分工,只是单纯地集中在一起,有计划地进行协同劳动。比如雇佣工人替资本家搬运咖啡豆、耕地、采棉花,每个工人都要完成一段相对完整的劳动。这种没有分工的协作称为简单协作,也是资本主义最初的生产方式。

到了16世纪中期,为了生产工序复杂的商品,且为了在短期内提高产出商品的数量,资本家逐渐开始对劳动进行分工,把制造商品的各个制作部分或者各道工序分割开来,把每一个部分或者每一道工序分配给一个或几个工人,最后共同完成商品的生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了。

比如,资本家把马车匠、马具匠、裁缝、钳工、铜匠、玻璃匠、彩画匠、油漆匠、描金匠等手工业者联合在一起,组成了马车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相比简单协作阶段,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率。可是这也不够啊,永无止境地追求利益是资本的天然属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一直致力于变本加厉地剥削工人的劳动。

?我们把工人的劳动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资本家支付的报酬等价的必要劳动,工人需要依靠必要劳动来换取生活资料,比如买食物、买衣服啊、租个房子住之类的,这部分劳动量在一定时代内基本是不变的;另一部分是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界限,而未被支付报酬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力,但是其实不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剩余劳动只是用来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最终成为了资本家积累的大量财富。所以,出于对利益的追求,资本家当然希望在工人的劳动中提高剩余劳动的比例。

那么资本家是如何提高剩余劳动比例的呢?

第一种思路非常粗暴野蛮,就是延长劳动时间,这被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的提高。资本家认为,工人只要减去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应该是工作时间,至于工人受教育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休息日的休息时间、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时间,那都是笑话。

这种思路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资本家中非常盛行,资本家无限度地压榨绝对剩余价值,像狼一样贪婪,他们甚至使用5-6岁的童工,设置黑白换班制度,24小时昼夜不停地进行生产,他们克扣工人的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给工人吃饭就仿佛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毫无感情,那时候的工人发育不良、疾病缠身、未老先衰、寿命极短。但是,出于追求利益的天性,资本家决不会自动停止,因此工人阶级在历史上掀起了长期的激烈的艰苦的反抗,为了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最终颁布了限制工作时长的法令。

第一种思路被立法限制了,资本家们只好转向了第二种思路,那就是改革生产方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突破了人体手工的限制,能够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全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工人的生活资料就会相对贬值,这样,工人用于置办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就会相对减少,在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比例就会增加。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相对剩余价值就会大大地提高。

这种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方式,能使工人的工作时间控制在符合生理需求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范围内,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资本家的利润,看上去合情、合理、合法,被18世纪以后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地采用。

?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但所有的技术进步并不是为了直接提高工人的生活质量,而仅仅是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便榨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一方面,我们看到,金钱这种冰冷的东西,就是资本主义那么努力地去进行研发和创新的根本动机与来源,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那些为资本家产生超额利润后,又被社会普遍采用的新技术,又在不断提高着人类社会各个阶层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18世纪60年代,随着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这些重要发明创造的问世,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磁感应现象被发现,发电机、电灯、留声机、电话、燃油汽车、飞机等发明被创造出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0世纪40年代起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航天航海等方面正在诞生数不清的新产品、新技术。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当工人阶级也能享受空调Wi-Fi西瓜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贫富差距正在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在封建制度中,创新来了,在原生态中走来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创新来了,从剩余价值中走来了。创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用一句话总结:创新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剩余价值当中。

果汁焗酱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