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收到由家乡河北清河方志办主任李靖先生赠送的由他主编的《清河通史》、《清河历史文化集萃》和《运河记忆》一套三册极具我国地方特色的史书。作为从家乡河北清河走出来近半个世纪的“清河之子”,与收到其他文史等书礼之物相比,自然情之更激动,阅之更亲切,赏之更感慨,思之更感叹!
这套地方志类丛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其中,《清河通史》应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河北清河县(而非北京清河镇、山东清河村)自远古至民国、内容贯穿五千年的一部地方史书。该书以各个历史朝代为章,系统地介绍了清河(县)在上古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经济、人物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清河历史文化集萃》是一本系统介绍河北清河(县)可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史书籍。该书设有历史概览、上古青阳、帝后文化、王侯将相、循吏政声、清商雄风、儒学传承、数术文化、宗教盛事、世家大族、名著传述、旅游胜迹、运河往事等有关清河的成语典故、古代烽火与红色记忆、特色民俗风情及今日清河(县)等17个篇章,真实、全面地展示了县区内各个领域有史以来的地方优秀文化遗存。
《运河记忆》则汇聚了长期以来清河(县)各界文史爱好者对大运河之清河段的研究成果。该书设有运河史迹、文献文存、岸左人文、文物胜迹、先贤故事、经济百业、民间传说、红色记忆、往事回忆、乡里美食、武风威烈和民俗风情等12个篇章,56万余字。
家乡清河(县)位于冀东南黑龙港流域、河北省邢台市东部,总面积余平方公里,辖6镇、个行政村,至年有42万父老乡亲。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刚好也是本乡党离开家乡尤其是近三十多年以来,全县几代父老乡亲在“三不靠四没有”(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大中城市,没有草原、没有特产、没有矿产资源、没有交易市场)的盐碱平原地区,敢为人先,成功走出一条“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独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县府(城)所在地也由当年的“一条街,两盏灯,一个喇叭两头听”巨变成现在的“平地冒出一座城”。羊绒产业已经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衫、织布到制衣完备链接,形成“专业市场+传统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年加工经销山羊绒、绵羊绒及其它动物纤维分别占世界的40%、中国的60%,总产值达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羊绒纺纱基地、羊绒制品产销基地和“中国羊绒纺织名城”、“世界羊绒之都”。被河北省列入全省首批扩权县和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之一和河北省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近几年,家乡清河(县)羊绒小镇兴盛,电子商务红火。全县开设网店3万5千多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线上线下联动,拼多多、快手、抖音、淘宝等平台知名网红竞秀,互联网、大数据、直播间全时空互动,成为“八辈祖宗”绝不会想到的常态。不亦乐乎!
家乡清河(县)还是华人张姓的发源地,已连续举办14年(届)全球张氏祭祖大典;清河(县)也是“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原史故乡,被国家授予“中国武松文化之乡”称号;电视剧《沃土》的故事发生于此、拍摄于此;古書《金瓶梅》故事起源于此。
正如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清河通史》、《清河历史文化集萃》等地方志史的出版,定会帮助生自或来自清河“沃土”的各路乡亲及有兴趣了解喜欢清河(县)的各色高人,走进“清河历史”,增植家国情怀,更加“文化自信”;通过了解清河一个县的变迁,更加理解国家历史的厚重与发展趋势,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民族与祖国、与时代的不可分离,不能分离,且紧密相连!
清河方志史书,乃清河无形之资产、无价之品牌。正可谓:
李记甘陵史,靖心运河情,大道无声处,德传有厚生!
祝贺并为李靖先生主编数位乡知英才参编的河北《清河通史》、《清河历史文化集萃》、《运河记忆》地方史丛书的出版点赞!
原标题:《祝贺家乡河北《清河通史》《清河历史文化集萃》等地方史书出版》